“射向肿瘤细胞的阿波罗之箭”:南京大学邹志刚/姚颖方团队在Trends in Chemistry上发表光催化肿瘤治疗综述文章 2020年11月6日,邹志刚院士团...
国内学术期刊的发展,海内外华人科学家的支持必不可少。近年来,随着国内学术期刊团队的辛勤耕耘和不断努力,国内多个学术期刊已经取得很不错的成绩,大量优秀科研成果在国...
10月10日,由TA仪器主办,材料人承办的5G新材料技术与发展线上研讨论坛成功落幕。会议邀请到了来自高校、科研单位、5G新材料制造企业以及检测平台的十位专家前来...
传统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因其导热系数低、热稳定性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纳米颗粒之间弱的界面相互作用和不连续性,导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柔韧性差,呈现刚性和脆性特...
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的网状化学研究进展将金属络合物和有机化学扩展到无限的二维和三维形式。由于MOFs和COFs材料具有丰富的孔...
【研究背景】 随着传统燃料(如煤和石油产品)的枯竭与其对环境影响的日益加剧,可再生能源转换和存储系统受到了广泛并深入的研究与讨论。用于氧还原反应(ORR)、析氢...
2020年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获奖科学家揭晓,今年共52名科学家获奖。 其中,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钟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
导读 对于金属材料而言,将晶粒细化到超细晶/纳米晶可使材料强度提高数倍,但同时也造成了材料应变硬化能力的衰减甚至是丧失,难以避免地出现低塑性。本文发现了一种顺序...
【引言】 甲酸(HCOOH)作为一种液态储氢介质通过催化反应释放氢气在燃料电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被认为是甲酸脱氢催化反应中最有效的催化剂,其中,通过结合不...
本文梳理了10月份在science和nature正刊上发表的材料领域的文章,其中来自国内的作者发文5篇,分别出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
【研究背景】 电解水生产清洁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案。制氢的可持续替代方案是电解水,包括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 。一般来说,贵金属材料P...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以下简称“论坛”)系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发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年度国际科 学家论坛。论坛始建于2018年,于每年10月底在中国上海举行,...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自2009年被第一次报道其优异的光伏性能,经过十余年的迅速发展,最新认证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已从最初的3.8%增长...
1. 引言 虽然灵活地利用热加工过程中“力”与“热”的耦合作用,可以调控出理想的显微组织和出色的力学性能,但是考虑舰船用钢的“尺寸效应”,大形变的温/冷加工及快...
【引言】 全固态锂电池(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ASSLBs)由于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优势被认为是极具发展前景...
一、导读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 Novoselov)...
一、导读 2020年10月19日,英国皇家化学会出版社一次性发布10篇撤稿声明,宣布撤回旗下5个学术期刊共计10篇已发表论文:包括Dalton Trans.(1...
【前言】 能量收集技术在实现自供电无线传感节点(WSNs)和低功耗传感设备可持续供电方面具有显著发展潜力。近年来复合能量收集技术得到广泛关注,通过合理俘获多种环...
前言: 近年来,人工智能以迅猛之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具有神经计算功能的纳米器件是未来人工智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研制具有自主学习和认知功能的超低功耗计算机是神...
金属材料是人类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对其开发应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结合现代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经过最近两个多世纪的研究,金属材料的理论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