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至,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从事分离膜与新能源材料方向的研究,聚焦于规整孔道质子传导膜、气体分离膜、...
一、【导读】 人工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水和CO2可持续生产燃料,其中光催化系统的太阳能转化效率由三个方面决定:1)半导体的光激发性能;2)光生电荷载流子的分离/...
今天是2022年第二天,回望精彩的2021年,有哪些研究进展让你印象深刻? 材料人为您精选2021年以来材料领域中,中国学者(通讯单位为国内机构)发表在顶级期刊...
第一作者:Haifeng Yu,Yueqiang Cao 通讯作者:江浩 通讯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DOI:https://doi.org/10.1038/s41...
引言 氢气(H2)由于其对环境的友好性和高的能量密度而被认为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最有前途的能源载体。以风能或太阳能为动力的电催化水裂解制氢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
1、Science:铜酸盐高温超导体的动态电荷密度波 由于其层状结构的准二维性和大的电子-电子排斥,铜酸盐高温超导体(HTSs)偏离了朗道费米液体理论。掺杂(p...
1. Science:“买一送一”的光氧化还原催化剂 相较于过渡金属复合物以及有机染料,有机半导体材料因其独特的价带和导带性质而可以实现可控的氧化还原反应。异质...
1、Science:持久耐用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Eu3+-Eu2+离子对在溶液态和薄膜态增加Pb0和I0到Pb2+和I–的转化率 器件寿命和光电转换...
教授简介 余桂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机械系终身教授。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取得学士学位并获本科生最高奖“郭沫若奖...
程纲教授 2008年获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2006-2007年,香港中文大研究助理,合作导师:黄家伟教授,杜若虚教授。...
汪国秀教授2001年获得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依次担任高级讲师,副教授。2010年受聘于悉尼科技大学担任教授, 并组建清洁能源技术中心...
1.Nature:为拓扑电子材料编目 硒化铋等拓扑电子材料在块体等状态中常常呈现出超常规线性响应性能,这类独特现象因其在高性能电子器件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人物简介; 陈军,无机化学家,1967年9月生于安徽省宿松县,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1992年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人物简介: 江雷,1965年3月生吉林长春,无机化学家、纳米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人物简介 楼雄文教授,1978年出生于浙江金华,先后于2002和200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一级荣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8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化学与生...
人物简介: 张强,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英国皇家学会Newton Advanced F...
人物简介: 鲍哲南,女,1970年出生于中国南京,化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1987年鲍哲南考取南京大学化学系;1995年获得美国芝...
人物简介 1965年出生,毕业于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1982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1986年获得郭沫若奖学金,1987年获学士学位,1987-199...
人物简介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16.11.21)、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12.10)、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11)。1983年毕业于长春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