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读 2011年,国际材料领域权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了一篇关于Ti3AlC2二维材料的文章。九年过去了,以Ti3AlC2为代表的M...
今年是人工合成水凝胶(synthetic hydrogel)诞生的第60个年头,在1960年Wichterle和Lim等人成功合成了史上首例人工水凝胶。自那以后...
1. 国际长篇顶级综述期刊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介绍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专门发表...
什么是分子结? 结(knot)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到鞋带、绳子大至渔网、编织物,无一不跟结息息相关。试想,如果把这些绳索替换成微观尺度的分子链,打个结...
自从2011年“单原子催化”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院士、清华大学李隽教授及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刘景月教授共同提出以后,在短短十年间,单原子催化迅速成...
少年强,则国强!2017年至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榜单每年都会引起社会关注,至此已成功举...
随着中国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研究论文发表数量的增长,国内对提高国产期刊竞争力的呼声不断高涨。近年来,国家对国产研究期刊的建设越发重视,催生了不少高水平国产期刊。在...
引言 自从理论化学家预测了石墨炔结构的存在后,许多研究都曾尝试对其进行实验合成。直到2010年,中科院化学所的李玉良团队通过原位生长的方法率先制备出了石墨炔薄膜...
作为国际上最为知名的两大综合性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旨在发表原创性强、观点新颖、影响广泛,并且对整个科学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突破性发现。由于竞争激...
仅经过短短二十年的发展,结构、功能上具有极大多样性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已经成为能源和环境相关应用的热点材料。但是大多数MOF载流子迁移率较差,电导率很低...
“科学探索奖”是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个公益性奖项。超过800名“两院院士”参与其中。...
目前,基于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和石墨负极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已接近其能量密度极限(250 Wh/kg),无法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此外,考虑到当前与锂离子电池...
在材料科学领域,提到崔屹、陈刚、张翔、杨培东、鲍哲楠教授的名字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吧。本文收录了近期发表的代表性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Science:功能材料在活...
一、导读 2005年末,Adrien Côté, Omar Yaghi及其合作者报道了基于共价键联结的纯有机网状晶态材料——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
人物简介: 赵东元,教授,1963年6月出生于辽宁沈阳,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介孔分子筛的合成、结构和应用研究,开创了多种介孔材料合成新路...
金属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创建于19...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1956年由国务院设立,颁发给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
1、ACS Cent. Sci:室温柔性准固态可充电Na−O2电池 可充电Na−O2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超低过电位和丰富的资源而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储能设备。不幸...
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美日科学家。其中包括锂离子电池领域的传奇人物——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ohn B. ...
如今,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的研发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关键课题。而储能电池则是开发新能源的主要技术瓶颈。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电池体系有: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