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内在Nature、Science 斩获颇丰!截至10月31日,今年中国内地高校的N&S总发文数达到了147篇,已有60所内地高校作为通讯作...
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举行。材料人有幸转播了其中九场会议。 本文就其中清洁能源会议和智能材料会议Ⅰ、Ⅱ的讨论环节中,世界顶尖科学家们...
国内学术期刊的发展,海内外华人科学家的支持必不可少。近年来,随着国内学术期刊团队的辛勤耕耘和不断努力,国内多个学术期刊已经取得很不错的成绩,大量优秀科研成果在国...
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的网状化学研究进展将金属络合物和有机化学扩展到无限的二维和三维形式。由于MOFs和COFs材料具有丰富的孔...
本文梳理了10月份在science和nature正刊上发表的材料领域的文章,其中来自国内的作者发文5篇,分别出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自2009年被第一次报道其优异的光伏性能,经过十余年的迅速发展,最新认证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已从最初的3.8%增长...
一、导读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 Novoselov)...
一、导读 2020年10月19日,英国皇家化学会出版社一次性发布10篇撤稿声明,宣布撤回旗下5个学术期刊共计10篇已发表论文:包括Dalton Trans.(1...
金属材料是人类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对其开发应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结合现代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经过最近两个多世纪的研究,金属材料的理论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人...
采用陶瓷电解质和碱金属阳极的全固态电池(ASSB)可以实现储能和安全性的阶跃变化。与传统有机电解液相比,使用固态电解质有许多优点,例如能够使用金属阳极、去除挥发...
伦敦时间2020年9月23日,2020年度“引文桂冠奖”发布,因在碳和氮化硼纳米管的制造和新奇应用领域的贡献,美国斯坦福大学戴宏杰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
金纳米颗粒的应用非常广泛,其独特的尺寸和形貌性质使得它们的身影遍布电子器件,传感器,催化剂和生物学应用。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晶种生长,电化学方法,声化学方...
智能窗户(Smart Windows)是一种由玻璃或等基材和调光材料所组成的调光功能器件。在一定条件(电场、光等)下,这种器件可以改变自身的透明度或颜色,从而选...
移动电子、物联网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高能量密度的可充电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依赖于更好的电极、电解质和界面。在所有可能的阳极候选材料中,锂金属由于其超高...
引言 黑磷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类材料,其具有独特的层状各向异性结构、可调的直接带隙以及超高的电荷迁移率等特点,在能源、催化、光电器件等方向均引发了巨大的研究热度...
“怎样在EBSD测试中定性后者定量分析材料的位错密度?”这确实是国内广大研友经常提问的问题。诚然,利用KAM,GOS图分析材料内部的位错是EBSD测试的一个重要...
北京时间10月14号晚,首个室温超导体问世,一篇刊登在《Nature》封面上的文章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轰动了整个物理界!百年来,室温超导材料一直是物理学的核...
中国学者继Nature后再遭Science撤稿,10月9号东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团队宣布撤稿撤回7月10日在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关于燃料电池固态电...
1. 期刊介绍 1.1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该期刊是由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与1985年创办,...
为大家准备了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Energy、Nature Nanotechnology系列近期文章速览,供大家学习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