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读 近日,浙江理工的硕士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广泛关注,不过,关注的点大多不是这篇论文讲了什么,而是第一作者的人生选择。相信正在读...
随着今年IF的落定,Matter首个IF超15,一鸣惊人,超过一众材料类期刊,Matter、Joule和Chem相继迎来了自己的IF。从趋势来看直指Nature...
Nature:丙烯/丙烷的正交阵列动态分子筛分 刚性分子筛分材料适用于小分子,完全排除大分子,使用动态分子筛分材料可以分离出物理化学性质相匹配的分子。金属有机框...
1. 人物介绍 1.1 卢柯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副省长。在金属领域,卢柯院士可谓是大名鼎鼎,在38岁那年就被选为中科院最年轻的院士,这个记录至...
如今,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已经成了TOP期刊最主流的研究方式,尤其是在涉及到机理分析方面,理论计算几乎必不可少。然而,理论计算与实验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鸿沟,许多...
本文汇总了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EER)、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EE...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经过短短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热点材料。其在气体储存分离,吸附,能源催化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被大...
引言 7月29日,作为电池龙头企业的宁德时代专门召开发布会推出钠离子电池。众所周知,宁德时代的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是新能源汽车进...
前不久,美国初创公司NDB(Nano-Diamond Battery)宣布创造出了世界首个,能够实现任何环境下运行,并且自充电可持续成千上万年的纳米金刚石核电池...
鲍哲南教授简介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是第一个在斯坦福当院长的华人女性,也是柔性电子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她关于“人造皮肤”的研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被媒体称为当...
一、导读 近日,日本汽车生产商本田宣布8月停产旗下一款氢燃料电池汽车(Clarity Fuel Cell),不过,该公司表示,未来仍会继续推进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
2021年7月1日,材料人公众号发布了最新一年度的各期刊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出炉:年度王者是谁?国产老大又是谁?最佳新人奖又又又是谁?)。其中有一部分神仙期刊,其...
引言 锂是具有最低标准还原电势的最轻金属,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密度电池的负极材料。然而,锂枝晶的形成削弱了电化学还原的可逆性并且还加剧了电池的安全隐患,是...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赵立东课题组在Science上发表了有关热电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已经是他6年里的第五篇Science。 【引言】 热电材料被认为是能源...
一、人物介绍 张泽:中国科学院院士,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现为浙江大学电镜中心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先进材料的电子显微结构研究,特别关注...
一、导读 2020年的SCI期刊影响因子出炉,科研人的年度股市盛典又一次揭幕。本以为在遏制“唯论文”的号角下,可能热度稍有降低,却遭遇影响因子的首次大规模暴涨浪...
相变和力学性能是金属材料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研究,通过对相变机理的研究,可以实现对材料组织的调控优化,而组织的优化则直接决定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关于相变与性能的...
7月22日,“天才少年”曹原再次已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关于魔角石墨烯的最新研究成果。自2018年3月,两篇“背靠背”成...
195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K. Siegbahn教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人物介绍: Chad A. Mirkin为美国科学院、医学院、工程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四院院士,曾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科技顾问,现任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医学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