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一流学科高校谁的新晋院士最多(附院士简历)


近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2017年新当选院士名单。新晋院士所在的高校纷纷为其打CALL。不同于其他人才头衔,院士的分量非同小可。刚好,前段时间公布了双一流高校的名单。为此,材料人整理了42所化学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今年新晋院士的情况。

以下附上院士的个人简历,以飨读者:

中国科学院

杨万泰

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男,198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85年3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主要从事阴离子活性聚合的研究;1993年8月至1996年8月在瑞典主要从事有机材料的表面光接枝改性研究,1996年4月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1996年9月回国在北京化工大学从事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光聚合及可控性表面接枝聚合研究。几年来,经过艰苦努力,提出了多种具有一定理论高度和学术价值的构思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高分子材料合成、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光聚合及可控性表面接枝聚合、聚合物表面改性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开发、梯度引发自由基聚合、光引发乳液聚合。

网站http://www.cmse.buct.edu.cn/szdw/jsfc/xddfzgcx/7685.htm

代表论著

  1. Deng J P, Yang W T, Rånby B. Auto‐Initiating Performance of Styrene on Surface Photografting Polymerization[J].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2001, 22(7): 535-538.
  2. Xing C M, Yang W T. A Novel, Facile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Uniform, Reactive Maleic Anhydrid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Micro‐and Nanospheres[J].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2004, 25(17): 1568-1574.
  3. Yang P, Meng X, Zhang Z, et al. Thickness measurement of nanoscale polymer layer on polymer substrates by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J].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5, 77(4): 1068-1074.
  4. Wang Y, Yang W. MMA/DVB emulsion surface graft polymerization initiated by UV light[J]. Langmuir, 2004, 20(15): 6225-6231.
  5. Wang Y, Zhong W, Jiang N, et al. Directly Fabricating Monolayer Nanoparticles on a Polymer Surface by UV‐Induced MMA/DVB Microemulsion Graft Polymerization[J].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2005, 26(2): 87-92.

张东辉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男,1967年1月生于浙江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4年于纽约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应聘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科学系任教,2000年升为副教授;2004年被聘为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先后获新加坡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00),新加坡国家科学奖(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200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

主要研究领域: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研究。发展了多原子反应量子含时波包理论方法,建立了高精度势能面构建方案,将反应动力学的精确理论研究从三原子体系拓展到多原子体系:解决了四原子反应体系量子散射问题,率先实现了一些代表性气相六原子反应的精确理论计算,解决了 H2+OH, H+H2O, H/Cl+CH4 等多原子动力学过程中反应物的碰撞能、量子态、振动局域模式、同位素取代等因素如何影响反应几率、产物量子态以及空间分布等科学问题。与实验同行紧密合作,在 F/Cl+HD 反应中发现了新的反应共振态,揭示了其准束缚态本质,并证实共振现象在振动激发态反应中广泛存在。

网站http://www.dicp.cas.cn/gkjj/lyys/zdh/201711/t20171128_4899404.html

代表论著:

  1. Zhang D H, Collins M A, Lee S Y. First-principles theory for the H+ H2O, D2O reactions[J]. Science, 2000, 290(5493): 961-963.
  2. Qiu M, Ren Z, Che L, et al. Observation of Feshbach resonances in the F+ H2→ HF+ H reaction[J]. Science, 2006, 311(5766): 1440-1443.
  3. Zhang D H, Yang M, Collins M A, et al. Probing the transition state via photoelectron and photodetachment spectroscopy of H3O[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2, 99(18): 11579-11582.
  4. Yuan K, Cheng Y, Liu X, et al. Experimental and Quantum Dynamical Study on an Asymmetric Insertion Reaction: State-to-State Dynamics of O (D 1)+ HD (Σ g+ 1, v′= 0, j′= 0)→ OH (Π 2, v′′, N′′)+ D (S 2)[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6, 96(10): 103202.
  5. Zhang D H, Xie D, Yang M, et al. State-To-State Integral Cross Section for the H+ H 2 O→ H 2+ O H Abstraction Reaction[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2, 89(28): 283203.

陈军

南开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男,先后主持(含参与)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重点、面上)、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与“111”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天津基础与高技术重点、欧盟国际合作、企业合作等项目20余项。2002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获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任国家973纳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第1完成人)、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第1完成人)、首届中国电化学青年奖(2007)。《Nano Research》、《Solid State Sciences》、《电化学》、《应用化学》、《电源技术》等期刊编委,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纳米材料与能源化学、材料电化学与高能电池

网站http://chem.nankai.edu.cn/klaemc/ShowDetail.php-class=219&id=3586.htm

代表论著

  1. Cheng F, Shen J, Peng B, et al. Rapid room-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spinels as oxygen reduction and evolution electrocatalysts[J]. Nature chemistry, 2011, 3(1): 79-84.
  2. Zhao J, Shi J, Zhang X, et al. A Soft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 Poly (Methyl Acrylate)‐Confined Ammonia Borane with Controllable Dehydrogenation[J]. Advanced Materials, 2010, 22(3): 394-397.
  3. Chen J, Cheng F. Combination of lightweight elements and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for batteries[J].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09, 42(6): 713-723.
  4. Peng B, Chen J. Functional materials with high-efficiency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for batteries and fuel cells[J].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2009, 253(23): 2805-2813.
  5. Ma H, Zhang S, Ji W, et al. α-CuV2O6 nanowires: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primary lithium battery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8, 130(15): 5361-5367.

岳建民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专业,男,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组长、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室主任、化合物样品库副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天然先导结构的发现与研究。内容包括新颖结构活性天然化合物的发现、结构优化和构效关系研究、新药研究与开发。

网站http://www.simm.ac.cn/jgsz/yjjg/yjs/trywhxyjs/yjmktz/

代表论著:

  1. Yan X, Fan Y, Wei W, et al. Production of bioactive ginsenoside compound K in metabolically engineered yeast[J]. Cell research, 2014, 24(6): 770-773.
  2. Xu J B, Zhang H, Gan L S, et al. Logeracemin A, an anti-HIV Daphniphyllum alkaloid dimer with a new carbon skeleton from Daphniphyllum longeracemosum[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4, 136(21): 7631-7633.
  3. Zhang H, Liu H B, Yue J M. Organic carbonates from natural sources[J]. Chemical reviews, 2013, 114(1): 883-898.
  4. Yang S P, Zhang X W, Ai J, et al. Potent HGF/c-Met axis inhibitors from Eucalyptus globulus: the coupling of phloroglucinol and sesquiterpenoid is essential for the activity[J].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2, 55(18): 8183-8187.
  5. Liao S G, Chen H D, Yue J M. Plant orthoesters[J]. Chemical reviews, 2009, 109(3): 1092-1140.

赵宇亮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分析化学、放射化学专业,男,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2001年7月起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杰青,973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年4月兼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助理。

主要研究领域:纳米生物效应分析,放射化学。如,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低毒性肿瘤治疗与诊断纳米药物;低毒性纳米材料的分子动力学设计与表面化学修饰;核能纳米技术。

网站http://www.nanoctr.cn/jggk/xrld/201106/t20110602_3281544.html?randid=0.8175444851317868

代表论著

  1. Zhao Y, Xing G, Chai Z. Nanotoxicology: are carbon nanotubes safe?[J].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8, 3(4): 191-192.
  2. Gao X, Wang L, Ohtsuka Y, et al. Oxidation unzipping of stable nanographenes into joint spin-rich fragmen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 131(28): 9663-9669.
  3. Zuo T, Sun Z, Zhao Y, et al. The big red shift of photoluminescence of Mn dopants in strained CdS: a case study of Mn-doped MnS− CdS heteronanostructur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0, 132(19): 6618-6619.
  4. Gao X, Xing G, Yang Y, et al. Detection of trace Hg2+ via induced circular dichroism of DNA wrapped aroun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8, 130(29): 9190-9191.
  5. Wang L, Liu Y, Li W, et al. Selective targeting of gold nanorods at the mitochondria of cancer cells: implications for cancer therapy[J]. Nano letters, 2010, 11(2): 772-780.

郭子健

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专业,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曾任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0-2010)。2016年9月,郭子建教授获得了意大利化学会与Luigi Sacconi基金会联合颁发的2016年度“Luigi Sacconi Medal”,表彰其在生物无机传感及金属药物领域的贡献。该奖项每年奖励一位在无机化学领域开拓创新并取得重大成果的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内容包括:1)金属药物的设计及作用机理研究:新型含铂、金、钌等抗癌配合物的设计及生物活性;临床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等;2)金属人工核酸酶的设计及应用:含铜、锌等金属配合物在核酸识别与切割中的应用;3)生命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与构筑。

网站http://sklcc.nju.edu.cn/showfacu.asp?id=45

论文论著

  1. Xue Z, Lin M, Zhu J, et al. Platinum (II) compounds bearing bone-targeting group: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antitumor activity[J].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0, 46(8): 1212-1214.
  2. Liu Z, Zhang C, Li Y, et al. A Zn2+ fluorescent sensor derived from 2-(pyridin-2-yl) benzoimidazole with ratiometric sensing potential[J]. Organic letters, 2009, 11(4): 795-798.
  3. Mao J, Zhang Y, Zhu J, et al. Molecular combo of photodynamic therapeutic agent silicon (IV) phthalocyanine and anticancer drug cisplatin[J].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09 (8): 908-910.
  4. Qian F, Zhang C, Zhang Y, et al. Visible light excitable Zn2+ fluorescent sensor derived from an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fluorophore and its in vitro and in vivo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 131(4): 1460-1468.

彭孝军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男,1978年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1982年获学士学位,随后在武汉染料厂工作,1983年8月起为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1989年获博士学位,1990~1992年为南开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后。1992年回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工作,先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做访问学者。1995年辽宁省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2000年“大连市十大科技青年” ,2000年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2001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辽宁省首届攀登学者。2010年辽宁省领军人才。

主要研究领域:功能性染料及其应用:染料分子结构与功能的调控;染料超分子体系的光诱导分子内电子转移、电荷转移、能量转移;数码打印用染料及信息记录材料。染料荧光探针:荧光染料的识别及荧光响应的调控,荧光探针及其在生物分析、医学诊断、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精细化学品清洁制备技术:精细化学品合成新技术、功能微球的构建技术、精细化工节能降耗新技术。

网站http://peng-group.dlut.edu.cn/members.htm?lightBox=Xiaojun_Peng

论文著作

  1. Peng X, Xu Y, Sun S, et al. A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sensor for phosphates: Zn2+-enhanced ICT and ligand competition[J].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2007, 5(2): 226-228.
  2. Wu Y, Peng X, Fan J, et al.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anions based on inhibition of excited-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J].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7, 72(1): 62-70.
  3. Cui A, Peng X, Fan J, et al. Synthesis, spectral properties and photostability of novel boron–dipyrromethene dyes[J].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 2007, 186(1): 85-92.
  4. Guo B, Peng X, Cui A, et al. Synthesis and spectral properties of new boron dipyrromethene dyes[J]. Dyes and pigments, 2007, 73(2): 206-210.
  5. Peng X, Song F, Lu E, et al. Heptamethine cyanine dyes with a large stokes shift and strong fluorescence: a paradigm for excited-state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5, 127(12): 4170-4171.

谢在库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专业,男,现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基本有机原料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催化新材料与催化反应化学研究工作。研制成功多产二甲苯的MXT-01 甲苯歧化与C9芳烃烷基转移β分子筛催化剂。2017年11月,谢在库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领域:催化新材料与催化反应化学研究工作。研制成功多产二甲苯的MXT-01甲苯歧化与C9芳烃烷基转移β分子筛催化剂。组织了丙烯腈成套技术在齐鲁石化4万吨/年丙烯腈工业示范装置中的国产化技术开发及上海石化13万吨/年丙烯腈装置扩能零版工艺包的编制工作,齐鲁石化4万吨/年丙烯腈项目获2001年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谢作伟

香港中文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男,于杭州大学取得理学士学位,并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以及取得由柏林工业大学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其后,他受聘为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并前赴南加州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于1995年加入中大,由2006年起为化学讲座教授,并于2013年起至今担任卓敏化学讲座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金属碳硼烷及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及结构研究,碳硼烷阴离子的合成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小分子的活化及其大分子(聚合物)的合成。

网站http://www.cpr.cuhk.edu.hk/tc/press_detail.php?id=2650

代表著作

  1. Zhao D, Zhang J, Xie Z. Regioselective Insertion of o‐Carborynes into the α‐C-H Bond of Tertiary Amines: Synthesis of α‐Carboranylated Amines[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4, 53(47): 12902-12906.
  2. Xiang L, Xie Z. Conversion of (η5-C2B9H10R) TaX3 (X= Me, NMe2) to (η6-C2B9H10R) TaX′(X′= NMe2, azaallyl) in the absence of a reducing agent: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tantallacarboranes incorporating an arachno-η6-C2B94−ligand[J].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4, 50(60): 8249-8252.
  3. Quan Y, Xie Z. Iridium 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cage boron alkenylation of o-carboranes via direct cage B–H activ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4, 136(44): 15513-15516.
  4. Xie Z, Wang H, Zhang J. Reversible Photothermal Isomerization of Carborane‐Fused Azaborole to Borirane: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of Carbene‐Stabilized Carborane‐Fused Borirane[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7.
  5. Tang C, Zhang J, Xie Z. Direct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of Cage B− H Bonds by Grignard Reagents: A Route to Regioselective B4‐Alkylation of o‐Carboranes[J]. Angewandte Chemie, 2017.

田永君

燕山大学超硬材料专业,男,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首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德国洪堡学者,省高端人才,省管优秀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6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主要研究领域:1、新型亚稳材料2、高温超导材料3、大型铸锻件材料。

网站http://www.ysu.edu.cn/info/1092/4024.htm

刘昌胜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材料专业,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昌胜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材料学科评议组成员。 2015年7月起任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要研究领域:兼具材料、生物和化工的学术背景,主要从事生物材料的研究,包括组织修复与再生材料、纳米生物材料、可注射生物材料、药物/生物活性因子控释等。

网站http://www.ecust.edu.cn/2007/0404/c226a6279/page.htm

代表著作

  1. Li J, Qu X, Payne G F, et al. Biospecific Self‐Assembly of a Nanoparticle Coating for Targeted and Stimuli‐Responsive Drug Delivery[J].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5, 25(9): 1404-1417.
  2. Cao L, Wang J, Hou J, et al. Vascularization and bone regeneration in a critical sized defect using 2-N, 6-O-sulfat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 incorporating BMP-2[J]. Biomaterials, 2014, 35(2): 684-698.
  3. Cao L, Werkmeister J A, Wang J, et al. Bone regeneration using photocrosslinked hydrogel incorporating rhBMP-2 loaded 2-N, 6-O-sulfat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J]. Biomaterials, 2014, 35(9): 2730-2742.
  4. Yang F, Wang J, Hou J, et al. Bone regeneration using cell-mediated responsive degradable PEG-based scaffolds incorporating with rhBMP-2[J]. Biomaterials, 2013, 34(5): 1514-1528.
  5. Zhang J, Zhou H, Yang K, et al. RhBMP-2-loaded calcium silicate/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scaffold with hierarchically porous structure for enhanced bone tissue regeneration[J]. Biomaterials, 2013, 34(37): 9381-9392.

张清杰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男,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特种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应用研究工作。作为首席科学家和项目负责人主持了热电材料、智能复合材料、梯度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在材料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五完成人),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4项(第一完成人2项),在Nature Commun. 、 Am. Chem. Soc. 、Phys. Rev. Lett. 、Nano. Lett. 、PNAS、Appl. Phys. Lett. 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230余篇,论文他引2500余次,出版学术著作1 部。

主要研究领域:1、新能源材料(高效热电材料)及其发电系统2、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及应用3、先进功能材料微观力学与性能的理论预测。

网站http://www.whut.edu.cn/2015web/szdw/gccrc/sxkxj/

杨德仁

浙江大学半导体材料专业,男,1964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85年浙江大学金属材料热处理专业本科毕业,1991年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半导体材料工学博士,1993年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晋升副教授,其间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访问研究。1995年初赴德国FREIBERG工业大学工作,1997年5月被浙江大学特批晋升教授,1998年初回国在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2000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半导体材料。研究方向包括:(1)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单晶材料的制备和缺陷工程,(2)太阳能光电铸造多晶硅材料和化合物薄膜光电转换材料,(3)纳米硅丝/管和其它一维纳米半导体材料,(4)硅基光 电子材料。

网站http://mypage.zju.edu.cn/0092004

段文晖

清华大学计算材料科学专业,男,清华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8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中国物理学会凝聚态理论与统计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出版工作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理论和计算凝聚态物理、计算材料物理。目前主要研究:1、凝聚态物质的电子结构2、纳米材料及分子器件光电性质的模拟研究3、低维结构量子特性的理论研究4、新型铁电功能陶瓷材料的计算设计。

网站http://sparc.phys.tsinghua.edu.cn/homepage/dwh/

代表著作

  1. Xu C, Li Y, Xu B, et al. Pressure‐Induced Multiferroics via Pseudo Jahn–Teller Effects and Novel Couplings[J].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7, 27(3).
  2. Yao W, Wang E, Huang H, et al. Direct observation of spin-layer locking by local Rashba effect in monolayer semiconducting PtSe2 film[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 14216.
  3. Huang H, Duan W. Topological insulators: Quasi-1D topological insulators[J]. Nature materials, 2016, 15(2): 129-130.
  4. Tan H, Xu C, Li M, et al. Pressure and strain effects of hexagonal rare-earth manganites: a first-principles study[J]. 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2016, 28(12): 126002.
  5. Huang H, Liu J, Vanderbilt D, et al. Topological nodal-line semimetals in alkaline-earth stannides, germanides, and silicides[J]. Physical Review B, 2016, 93(20): 201114.

中国工程院

北京工业大学聂祚仁

基本情况:

聂祚仁,1963年1月出生,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8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机械系,1992年9月-1997年11月中南大学材料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习,2002年9月-2004年3月日本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客员教授。曾任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院长。2013年4月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兼任国家863新材料技术领域主题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评审组专家;《Int. J. LCA》(德国)中国区编委和全球LCA中心联盟中方委员、《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 Materials International》、《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和《稀有金属》中英文版等编委,稀贵金属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环境材料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加工及其循环再造研究。先后主持国际合作和国家973课题、863重点项目课题、重点基金等2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第1、第4)、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1、2)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10);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0余件;出版专著、教材4部,论文被SCI/EI收录百余篇、他引两千多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特优”验收,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负责科技、保密、信息化建设和档案工作,分管科学技术发展院、大学科技园、保密办、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档案馆(校史馆),联系外国语学院、北京科学与工程计算研究院、北京知识产权院、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北京未来网络科技高精尖创新中心。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加工及其循环再造研究,开拓生态环境材料的教学科研新领域。

个人主页http://yanzhao.bjut.edu.cn/ds/14/2015626/1435287640824_1.html

重庆大学潘复生

基本情况:

1962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重庆大学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教育部“轻金属”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重庆大学轻金属研究院院长,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科学院)院长,重庆市科协副主席。日本千叶大学客座科学家,英国伦敦大学访问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1989年在重庆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聘为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专家特殊津贴。曾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是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特支计划)首批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何梁何利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美国杜邦科技创新奖”和“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已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10部(本)。被国际会议组织者邀请做大会特邀报告20余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5次(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0多项。培养博士后17名,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90多名。

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973项目专家组组长。现兼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镁及镁合金国际标准化委员会”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镁协副会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分会理事长,重庆市材料学会理事长。《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Elsevier 出版社)国际刊物主编。多次担任国际会议的主席或副主席,是第一届、第二届中英先进材料研讨会和第三届中欧材料会的中方主席,第3届、第4届和第5届国际镁合金会议大会主席,2016年欧洲材料年会主席,20多个国际学术会议(材料和机械工程)的学术委员会委员。二十多年来共计已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10部(本)。被国际会议组织者邀请做大会特邀报告20余次。

研究方向:

1)镁合金材料与工艺

2)铝合金材料与工艺

3)合金化理论

4)工具钢组织性能控制和优化

5)金属基复合材料

6)稀土和复合矿综合利用

7)冶金铸轧新技术

近年著作:

[1] 潘复生,韩恩厚等著,《高性能变形镁合金及其加工技术》,科学出版社,2007,北京

[2] 潘复生,张津,张喜燕,轻合金材料新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北京

[3] 潘复生,张静著,《铝箔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北京

[4] 潘复生,汤爱涛等著,《碳氮化钛及复合材料反应合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重庆

[5] 潘复生,张丁非等编著,《铝合金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北京

[6] 鲁云,朱世杰,马鸣图,潘复生主编,《先进复合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北京

个人主页:http://slmt.cqu.edu.cn/info/10513/86488.htm

北京理工大学吴锋

基本情况:

吴锋,男,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一;获得4项国际奖和12项省部级科技奖;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4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6年获国际车用锂电池协会(IALB)首次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17年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获得国防科工委高校优秀教师、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电池行业特殊贡献专家、北京理工大学师德标兵等称号;被国家科技部聘为973新型二次电池项目连续三期的首席科学家;被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在国际相关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30余次;在Adv. Mater.、Nature Commun.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89篇,其中IF>4.0的论文176篇,有18篇入选ESI近十年高被引论文,SCI他引6682次;主编学术著作2部,参编多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1项。

曾任国家高技术(863)功能材料专家组成员、副组长,国家高技术(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委,国家科技部镍氢电池专家组组长和国家高技术(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现任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准入专家委员会委员;连续12次担任中美电动汽车与电池技术研讨会主席,6次担任动力锂电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主席。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新型二次电池与相关能源材料的研究开发,率先提出采用轻元素、多电子、多离子反应体系实现电池能量密度跨越式提升的学术思想,研发出高比能二次电池新体系与关键材料,得到国际同行的瞩目与高度评价。自主开发出一系列锂离子电池关键新材料、电池制备新工艺和电池安全性技术,为我国锂电产业更新换代,进入国际高端产品市场,提供了技术支持;提出通过系列关键材料的协同作用提高电池本征安全性,发明了安全性电极、复合型陶瓷类聚合物隔膜、具有阻燃性和电化学兼容性的电解质体系;率先提出电池系统安全阈值边界的概念,并开发出识别与控制技术。发明了含锂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打破了国外对储氢合金的专利垄断,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镍氢电池中试基地,实现了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设计建成我国第一条镍氢电池自动化示范生产线;研发出系列镍氢动力电池组并成功应用于多款混合动力汽车。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探索不同二次电池体系间的技术融合,在电池反应理论、关键材料和工程化技术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为我国二次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已培养出56名博士和50名硕士,多人成为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他所领导的973、863基础和应用研究团队成员,有些已成为我国二次电池与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军人才。

个人主页:http://renshichu.bit.edu.cn/mxms/lyys/112656.htm

清华大学周济

基本情况: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83,理学学士,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半导体化学专业)

1986,理学硕士,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专业)

1991,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

1986-88 ,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 , 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1991-93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

1993-98,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其中 1993-95 年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和美国电子材料公司做访问学者)

1998-现在,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1999-2000 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光子学研究中心进行访问研究)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士、电子元件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仪表学会功能材料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电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表面与界面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电子元件与材料》编委会主任; Optoelectronics Letter、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Review in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05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3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8)、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

研究内容:

(1)超材料(Metamaterials):介质基及本征型超材料、基于超构材料设计思想的高性能功能材料、超构材料中的新物理效应和新功能;
(2)信息功能材料与元件:功能陶瓷材料、光子晶体、纳米光电材料、新型无源电子元件及无源集成技术。

近期论文(及专利):

Yongzheng Wen, and Ji Zhou*, Artificial nonlinearity generated from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metamolecul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7, 118:167401

Lingling Wu, Bo Li, and Ji Zhou*, Isotropic 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Metamaterial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6, 8, 17721-17727

Jingbo Sun, Natalia M. Litchinitser,and Ji Zhou*, Indefinite by Nature: From Ultraviolet to Terahertz,ACS Photonics, 2014, 1:293-303

Guoyan Dong, Ji Zhou,* and Luzhong Cai ,Zero phase delay induced by wavefront modulation in photonic crystals, Physical Review B, 2013, 87:125107

Ming Fu, Ji Zhou*, Qunfang Xiao, Bo Li, Ruilong Zong, Wei Chen, and Jun Zhang, ZnO Nanosheets with Ordered Pore Periodicity via Colloidal Crystal Template-Assisted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Advanced Materials, 2006, 18:1001-1004

Xiwei Qi, Ji Zhou*, Zhenxing Yue, Zhilun Gui, Longtu Li, S. Buddhudu, A Ferroelectric Ferromagnetic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Significant Permeability and Permittivity,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04, 14:920-926

个人主页: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mse/4018/2010/20101216150529259847614/20101216150529259847614_.html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黄小卫

基本情况:

1983年7月毕业于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 2008年7月于东北大学获冶金工程博士学位,现任稀土冶金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及稀土化学与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稀土学会专家组成员;《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常务编委;《稀有金属》和《稀土》杂志编委。1983年以来,一直从事稀土湿法冶金、稀土分离提纯及稀土材料的研究开发。先后承担国家863、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多项。在张国成院士的指导下,研发成功包头混合型稀土矿第三代硫酸法冶炼工艺,在包钢稀土集团、甘肃稀土集团等几十家稀土企业推广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自主开发成功稀土非皂化萃取分离新技术,从源头消除氨氮废水污染,已在7家大型稀土企业推广应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论著2册(合);申报发明专利102项(已授权48项,第一发明人33项),申请国外发明专利27项(授权15项);获国家发明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优秀专利奖各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五项、二等奖三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方向:
   
1. 稀土湿法冶金
2. 稀土分离提纯
3. 稀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                
4. 稀土化合物材料制备
 
 
昆明理工大学彭金辉
基本情况:
 
彭金辉,男,彝族,1964年生,云南景东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冶金系有色冶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1992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冶金系,分别获工学硕士学位、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8月—1996年7月,1999年6月—2000年6月,分别在德国巴登符藤堡州、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和英国布鲁奈尔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88年—2003年,在昆明理工大学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院长、校长助理,2004年1月—2013年8月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2013年8月——2016年3月任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16年3月至今任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全国特种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创新成果应用于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工程,向欧美等国内外单位转让高端装备和技术102项,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科技竞争力。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

研究方向:

从事微波冶金基础理论、装备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发展应用基础理论,建立微波冶金学科新方向;攻克工程化难题,建成兆瓦级微波冶金装备;发明微波冶金新技术,应用于多种金属提取过程,拓展到化工、材料等领域。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戴厚良

基本情况:

1985年7月,江苏化工学院(现常州大学)有机化工专业大学本科毕业。
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参加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2004年5月,国研·斯坦福中国企业新领袖培养计划一期1班学员。
1985年加入扬子石化公司,曾任芳烃厂副厂长、厂长;
1997年12月至1998年4月,任扬子石油化工公司副经理;
1998年4月至2002年7月,任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2002年7月至2003年12月,任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2003年12月至2005年9月,任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04年12月至2006年10月,兼任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
2005年11月至2006年5月,任中国石化副总裁;
2006年5月,当选为中国石化第三届董事会董事,并任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2009年5月,起任中国石化董事、高级副总裁;
2016年5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2016年8月,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主要成就

2016年1月8日,他带领的“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团队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芳烃成套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集成度高,开发难度大,技术壁垒非常高。“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在攻关过程中,创造出了多项“世界之最”,同时形成了配套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法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在我国石油化工技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工艺、工程装备、控制方法与系统、吸附与催化材料等方面取得多项重大创新与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武汉理工张联盟
 
基本情况:

张联盟教授1955年1月生,湖北天门人,汉族,1978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复合材料专业,1986年获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物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特种功能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国防学部委员以及国际梯度材料顾问委员会(IAC-FGM)委员等。

张联盟教授是功能梯度材料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主要学术带头人,他主持并高质量完成了包括我国首个“863”高技术项目在内的数十项梯度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室。三十年来,他率领团队致力于梯度材料的功能创新与设计、制备技术创新与工程化应用,不断将具有热应力缓和功能、准等熵加载功能、能量传递与调控功能以及原位防/隔热功能的梯度材料新结构、新技术运用于多个高新技术领域。

张联盟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3年)、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近26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此外,他一贯倡导研教合一、亲身厉行教学改革,以排名第一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5年),并被授予国家高校教学名师(2008年)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年)。

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提出了研制波阻抗梯度材料(梯度飞片)的思想和方法;建立了梯度飞片撞击次级飞片的动态加载效应(包括次级飞片的温升、速度、姿态、稳定性等)与梯度飞片的组成、结构梯度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优化设计方法;创建了“异相颗粒可控共沉降”、“物理约束超临界微发泡”、“超薄焊接与微区梯度精控”、“非均相薄带的流延成型与整体致密化”以及“梯度剪裁与模块装配集成”等系列梯度材料制备新技术及其成套装备;研制出可以实现超高速驱动、准等熵加载、太帕量级压力的高精度平面加载以及复杂加、卸载效应的系列梯度飞片材料,建成了我国唯一的梯度飞片材料的生产、供货基地;为建立我国相关工程领域提供了关键材料与支撑技术。

提出了集粘弹性损耗、多相异质界面摩擦损耗、压电转换损耗于一体的阻尼材料的“多重能量耗散”创新思路,突破了仅靠“降低模量、增加形变”来提高材料阻尼减振性能的传统模式;发明了复合阻尼材料新体系及其拓温、拓频关键技术;设计出具有阻尼/模量梯度效应的材料新结构;建立了阻尼材料及其构件的“真空压力灌注、旋转充填、分次固化”的梯度构筑工艺与技术;研制出在宽温域、宽频域内兼具高模量、高损耗因子的系列阻尼材料及其典型产品,实现了批量生产、供货等。

近期代表性论文及专著

1)主编《材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主编《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3)主编《复合材料产品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参编《复合材料》,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5)L.M.Zhang, D.X.Xia, Q.She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g@TiO2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and TiO2 nanobubbles.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2006, 8 (1): 23-28
6)L.M.Zhang, Y.S.Gong, C.B.Wang, Q.Shen, M.X.Xia: Substrate temperature dependent morphology and resistivity of pulsed laser deposited iridium oxide thin films. Thin Solid Films, 2006, 496 (2): 371-375
7)Z.M.Yang, L.M.Zhang, Q.Shen, D.R.Gong. Theoretical design of sedimentation applied to the fabrication of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Metallurgical and Mater. Transaction B, 2003, 34: 605-609
 
 
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
基本情况: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 2011 计划)副主任兼生物技术制药方向负责人、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可再生资源利用与加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生物工程重中之重学科带头人等,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兼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生物制药专家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2004)”、“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9)”、“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 (2012)”、“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浙江省功勋教师(2013)” 等荣誉称号和奖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生物制药、精细(手性)化学品的生物制造、生物催化工程和微生物发酵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化技术开发。承担国家“973”计划、“863” 计划、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在生物工程领域著名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多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项(2008 年、2010年)、省部级科学 技术一等奖5项(2007 年2项,2009 年1项、2011年1项、2012年1项)、 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2013年)、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2011年)。 主持开发多项产业化技术并建成工业化生产装置多套,工程应用效益和经济效 益显著。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  
基本情况

2001-12~现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2000-07~2001-11,University of Toronto, 高级研究员
1999-07~2000-06,University of Delaware, 研究助理
1997-07~1999-06,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博士后
1994-08~1997-06,Riken株式会社研究中心, 研究员,后任主任研究员
1991-04~1994-07,东京大学, 理学博士
 
所获奖励:
 
(1) 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部委级, 2014
(2) 重型柴油车污染排放控制高效SCR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二等奖, 国家级, 2014
(3) 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部委级, 2013
(4) 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奖先进个人, 二等奖, 院级, 2012
(5) 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奖先进个人, 二等奖, 院级, 2012
(6) 2011年空气净化器行业发展推动人物, 其他, 2012
(7) 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 部委级, 2011
(8) 室温催化氧化甲醛和催化杀菌技术及其室内空气净化设备, 二等奖, 国家级, 2011
(9) 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国家级, 2011
(10) 第二届北京市发明专利奖, 三等奖, 市地级, 2011
(11) 科技奥运先进个人, 部委级, 2008
(12) 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院级, 2006
(1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奖, 院级, 2006
(14)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部委级, 2006
(15) GM(通用)中国科技成就奖, 二等奖, 部委级, 2005
(16) 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部委级, 2005
(17)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 , 院级, 2004
 
近期发表论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蒋剑春
 
基本情况:
 
蒋剑春,男,1955年2月1日出生,硕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现任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所长;兼任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1996年以来,兼职中国生物质能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活性炭分会理事长、全国活性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林化学会常务理事。2004年,被聘国家能源技术领域“863”专家委员会专家;2005年,被聘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培养研究生16名、博士后2名。 
 
研究方向
 
1996年以来,一直从事林产化学加工领域的生物质能源转化化学与利用、活性炭制备和应用等方向的化学化工相关技术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
 
研究成果:
 
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863”、“攻关/支撑”、“自然基金”、“948”、部省级科技攻关和国际合作等重点研究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和参加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推广示范工程设计项目24项;技术成果产品出口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技技术三等奖1项;申请专利23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件;撰写和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18篇。 
 
 
四川大学王琪
基本情况:
 
王琪,女,1949年7月生,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毕业,1989年6月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中科院院士徐僖教授),1989年12月至1992年2月在加拿大LaVa大学高分子科学工程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现为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四川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建设工作组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高分子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材料学部委员,全国高校化工类及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高分子材料与化工教学指导组组长,中国塑料协会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高分子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功能高分子学报"编委。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高分子间复合物、聚合物共混物和复合材料、以及高分子力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成果:
 
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四川省科委等资助的多项科研课题,以及与美国Rohm&Haas公司、DoW化学公司、荷兰DSM公司的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在用催化接枝技术制备新型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用高分子间分子复合方法制备新型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新型复合纤维、新型聚合物驱油剂,研制新型力化学反应器及用力化学方法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以及聚合物加工中的流变学和化学流变学等研究方面取得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在 "J.Macromol. Sci""J.Appl Polym.Sci""Eur.Polym. J","Polym.International","中国科学","科学通报","高分子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均有论文发表,其中不少论文被SCI和EI等收录。申请中国专利10项,已授权3项,公开3项。科研成果曾获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二等奖(1992年)、三等奖(1998年)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教学方面,指导10名博士生,9名硕士生,指导22余名本科生毕业论文,主讲一门硕士生学位课。作为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四川大学211程建设项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建设工作组负责人,参加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和对外交流工作.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及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作出贡献。1991年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1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底首批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1993年和 1994年连续两年获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一等奖,1997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1998年被四川省省委、省政府批准为首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之一(工程科学技术).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批准为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学科特聘教授。
 
 
浙江大学朱利中
 基本情况: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浙江省特级专家。1990.9-1991.9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高级访问学者;1996.9-1996.12日本静冈县立大学客座教授;2000.12-2001.3美国地质调查局Denver联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农业生命环境学部主任、浙江省有机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第七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环境与土木水利学部委员、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副理事长、《环境化学》副主编、《J Environ Sci》编委等职,曾任亚洲废弃物管理协会副理事长。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入选首批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2014年当选浙江省劳动模范,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至2017年06月,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60多篇,其中SCI收录212篇,被SCI论文他引7000多次;出版《土壤有机污染物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有机膨润土及其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等3本著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件。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浙江省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其中2项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讲《环境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课程,其中《环境化学》2004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编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指导2名博士分别获2006、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008年获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4年,以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研究方向:
 
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技术,重点研究土壤有机污染缓解与修复、环境吸附材料及其废水处理应用、室内空气污染及控制技术等。
 
近期发表论文:
 
1.Shao, Diwei; Zhan, Yu; Zhou, Wenjun; Zhu, Lizhong. Current status and temporal trend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Field survey and meta-analysisEnviron Pollut, 2016, 219, 329-336
 
2.Sun, Jianteng; Pan, Lili; Tsang, Daniel C. W.; Zhan, Yu; Liu, Wenxin; Wang, Xilong; Zhu, Lizhong; Li, Xiangdong.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in agricultural soils from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of China: Regional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ecological effects and human health risks. Chemosphere, 163,  422-428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Allen和石小梅供稿,材料牛整理编辑。

材料牛网专注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及行业进展,这里汇集了各大高校硕博生、一线科研人员以及行业从业者,如果您对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进展,解读高水平文章或是评述行业有兴趣,点我加入编辑部大家庭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RDD-2011-CHERISH,任丹丹,我们会邀请各位老师加入专家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