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PNAS:氟化溶剂对锂金属电池电解液溶剂化结构和电极/电解质界面的影响 CYM • 2天前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初锂离子电池(LIBs)出现以来,随着对更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的追求,锂金属电池(LMBs)由于其高能...
导读 崔屹教授JACS:电解液筛选新工具!揭秘锂离子溶剂化结构与电极电位温度系数的关系 CYM • 4周前 (02-07) 【引言】 众所周知,温度影响电池电化学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在动力学上,温度的变化可以显著改变离子在电解质中的传输速...
导读 夏晖&谷林Adv. Mater.:低温制备3D隧道共生结构LixMnO2正极助力高性能全固态薄膜锂微电池 CYM • 2个月前 (12-28) 【引言】 众所周知,随着物联网(IoT)时代的到来,微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相应地对其能源供给的微型电源提出了可集成、低维护...
导读 汪国秀教授Nat. Commun. : 利用蛋白质免疫机制抑制锂枝晶生长 微观世界 • 4个月前 (11-06) 【引言】 相比较传统的插层型石墨负极材料,采用锂金属为负极的锂电池具有更低的电位和更高的理论容量,从而能够大大提升锂...
导读 中科大余彦AEM:由g-C3N4衍生的人工有机/无机复合SEI用于锂金属负极 微观世界 • 4个月前 (10-31) 【引言】 金属锂负由于其极高的比容量和超低的电化学电势被认为是高能量密度电池最理想的负极材料。然而,由于Li和有机电解...
导读 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Nature Energy:巧妙电池结构设计助力比能量密度提升16-26% CYM • 5个月前 (10-20) 【引言】 锂离子电池(LIBs)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电网储能等,其迅速发展促使人们追求更高的比能量...
导读 马里兰大学王春生&范修林AM:无枝晶固态电解质的设计 CYM • 5个月前 (10-18) 【引言】 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LIBs)通过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大规模储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由于第五代(5G)移动网络...
导读 北京科技大学范丽珍教授:纳米级MOF层修饰非对称聚合物电解质助力无枝晶锂金属电池 CYM • 5个月前 (10-16) 【引言】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具有易加工性,高柔韧性,低成本,低界面电阻和重量轻等优点,可用于下一代锂金属电池(L...
综述 山东大学冯金奎副教授AFM综述:浅谈MXene在电池负极材料中的最新进展 CYM • 5个月前 (10-14) 【引言】 能源和环境在世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化石燃料的迅速减少和环境的恶化,能源革命迫在眉睫。锂离子电池...
综述 王春生&姚霞银Adv. Mater.综述:基于硫化物电解质的锂/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最新进展 CYM • 6个月前 (08-27) 【引言】 安全性是电动汽车、下一代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大规模储能器件的关键要求之一。与目前商用的基于有机电解液的锂离子...
导读 浙大陆盈盈团队Nano Lett.:通过人工电子隧穿势垒调整实用锂金属电池的界面电子电导 tt • 7个月前 (08-12) 【引言】 金属锂负极(LMAs)的使用是追求高能量密度电池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因为锂金属的理论比容量是石墨的十倍。但是,...
导读 Nature Materials:高性能的玻璃态锂金属负极 微观世界 • 7个月前 (08-09) 【引言】 金属锂负由于其极高的比容量和超低的电化学电势被认为是高能量密度电池最理想的负极材料。但是,大多数锂金属负极...
导读 德克萨斯大学余桂华Acc. Chem. Res.:低共熔电解液有望应用于下一代电化学储能系统 Materials_1219 • 8个月前 (07-24) 【引言】 随着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下一代电化学能量存储系统(EES)是重塑能源行业的关键。目前金属基可充...
导读 斯坦福大学崔屹&郑州大学金阳团队Joule:利用捕获H2检测微尺度锂枝晶,用于早期安全预警 木文韬 • 8个月前 (07-19) 【引言】 LIBs由电极(锂金属氧化物正极和石墨负极)、聚合物隔膜和液体电解质(包含锂盐和有机溶剂)组成,通常密封在铝、...
导读 耶鲁大学Angew: 高能反应诱导的高效全固态锂/电解质界面 微观世界 • 10个月前 (05-19) 【引言】 锂金属由于其高容量和氧化还原电位低而被认为是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终极负极材料。然而,其在常规液态电解质中存在负...
导读 中科大Nat. Commu: 用于稳定锂金属负极的金属氯化钙钛矿薄膜界面层 微观世界 • 11个月前 (04-21) 【引言】 近年来,对于高能量密度电池的不断追求使得锂金属负极再次成为了当下的研究热点。然而,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面临...
导读 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Joule:首次揭示电极结构弯曲度对锂沉积行为的影响 CYM • 11个月前 (04-15) 【引言】 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不断追求能量密度更高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其中,使用理论能量密度最...
综述 清华大学张强团队Adv. Mater.:能源材料的冷冻电镜分析 Kunlin • 11个月前 (04-14) 【引言】 随着电动汽车和电子产品等的快速发展,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可充电电池越发不可或缺。当前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
导读 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大学AFM:电导梯度助力高性能锂金属负极 CYM • 1年前 (2020-02-25) 【引言】 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促使绿色能源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包括锂离子电池在内的能源储存系统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
导读 中南大学纪效波EnSM:通过在具有亲锂相的分级框架中调控成核方式实现无枝晶锂金属负极 CYM • 1年前 (2020-02-18) 【引言】 锂金属负极由于具有超高的比容量(3860 mAh g-1),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3.04 V vs标准氢电极)和较低的重量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