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郭林&朱禹洁Adv. Mater. : 普鲁士蓝类似物Co3[Co(CN)6]2作为非水性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探索


【引言】

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 PB)及其类似物(Prussian blue analogs, PBAs)是一类具有简单立方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s),其化学通式为A2M [M'(CN)6](其中,A为碱金属离子或沸石水;M/M'为Fe、Co、Mn等)。在PBAs中, 金属离子和-CN-基团之间形成较大空间,可以有效容纳碱金属离子如Li+,Na+和K+,因此,PBAs在水性和非水性钾离子电池中均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目前,所有已发表的工作都将PBAs用作钾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迄今为止,PBAs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质从未被探索过。

【成果简介】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林教授、朱禹洁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制备了一种典型的普鲁士蓝类似物(PBAs)——Co3[Co(CN)6]2,并研究了其作为非水性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质,相关工作以题为“Investigation of the Prussian Blue Analog Co3[Co(CN)6]2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Potassium-Ion Batteries”发表在Adv. Mater.上。该研究显示,所制备的Co3[Co(CN)6]2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具有高达324.5 mAh·g-1的可逆储钾比容量、优越的倍率性能(1A·g-1时比容量为221 mAh·g-1)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82%)。基于一系列表征手段,作者发现Co3[Co(CN)6]2储钾的机理涉及到钾离子在活性物质中的扩散,在此过程中,与碳和氮配位的钴均表现出电化学活性。最后,作者提出了钾与Co3[Co(CN)6]2可能的反应途径。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PBAs作为高性能钾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文简介】

图1 Co3[Co(CN)6]2的晶体结构、形貌表征

a) Co3[Co(CN)6]2的晶体结构示意图;

b) Co3[Co(CN)6]2的XRD图谱;

c) Co3[Co(CN)6]2的TGA曲线;

d) Co3[Co(CN)6]2的SEM图像;

e,f) Co3[Co(CN)6]2的元素分布图像,;

g) Co3[Co(CN)6]2的TEM图像,内嵌为其SAED图像。

图2 Co3[Co(CN)6]2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a) 0.02 mV·s-1扫速下,0.05-2.0 V (vs. K+/K)范围内Co3[Co(CN)6]2电极的CV曲线;

b) 0.1 A·g-1下,Co3[Co(CN)6]2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内嵌为首圈放电曲线在2.0-1.4 V (vs.

K+/K)区域的放大图;

c) 0.1 A·g-1下,Co3[Co(CN)6]2的循环性能;

d) 不同电流密度下(0.1-2 A·g-1),Co3[Co(CN)6]2的充放电容量;

e) 不同电流密度下(0.1-2 A·g-1),Co3[Co(CN)6]2的电压曲线;

f) 0.5和1 A·g-1下,Co3[Co(CN)6]2的循环性能。

图3 Co3[Co(CN)6]2储钾机理的研究(1)

a,b) 循环20次后电极充电至2 V(vs. K+/K)的TEM图像,b图内嵌为相应的SAED图谱;

c,d) 循环20次后电极充电至2 V(vs. K+/K)的HRTEM图像;

e,f) 循环20次后电极充电至2 V(vs. K+/K)的STEM图像以及相应的钴元素分布。

图4 Co3[Co(CN)6]2储钾机理的研究(2)

a) 首圈充放电过程中不同充放电状态下归一化的Co K边XANES曲线;

b) 原始Co3[Co(CN)6]2电极(红线)、放电至0.05 V (vs K+/K)(紫线)和首圈充电至2 V(vs. K+/K)的Co 2p XPS光谱;

c) 放电至0.05 V (vs K+/K)的Co 2p 3/2 XPS光谱拟合;

d) 充电至2 V (vs K+/K)的Co 2p 3/2 XPS光谱拟合。

【小结】

该研究以Co3[Co(CN)6]2为例,首次研究了PBAs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在0.05-2.0V (vs. K+/K) 的电压范围内,所制备的Co3[Co(CN)6]2具有324.5 mAh·g-1的可逆储钾比容量,并且表现出了良好的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其横电流充放电过程中的库仑效率高达99.5%,这些性质使得该材料有可能成为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目前,钾离子电池的研究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该研究初步证实了PBAs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可行性。考虑到PBAs的制备过程简单且种类多样,该工作有望为进一步探索含有环境友好且储量丰富过渡金属的PBAs作为高性能钾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文献链接: Investigation of the Prussian Blue Analog Co3[Co(CN)6]2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Potassium-Ion Batteries (Adv. Mater., 2018, DOI: 10.1002/adma.201802510)

【团队介绍】

该团队负责人朱禹洁为中组部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2016年4月起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朱禹洁教授于2006年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取得本科学位,2013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该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相变材料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和二次电池储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自团队2016年12月建立以来,迄今为止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Adv. Mater. 2篇、Acc. Chem. Res. 1篇、Angew. Chem. 1篇、 ACS Nano 1篇、Adv. Energy Mater. 1篇和Adv. Funct. Mater. 2篇等。课题组与国内外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保持合作关系,这其中包括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MIT、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n St. Louis、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及天津大学等。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新能源小组abc940504编译整理,参与新能源话题讨论请加入“材料人新能源材料交流群 422065953”。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kefu,我们会邀请各位老师加入专家群。

材料牛网专注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及行业进展,如果您对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进展,解读高水平文章或是评述行业有兴趣,点我加入编辑部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tougao@cailiaoren.com。

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材料测试、数据分析,找材料人、上测试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