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陈刚课题组Nat. Chem.:掺杂剂诱导的电子局域化促使CO2还原成C2烃


【引言】

将CO2电化学还原为多碳产品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它为利用可再生电力合成碳基燃料和原料提供了一条途径。然而,目前CO2转化为C2产物的效率仍然低于大规模应用的需求。据报道,通过对Cu改性引入Cuδ+位点可以促进电催化还原CO2向C2产物的转化。

 【成果简介】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刚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dward H. Sargent教授合作,使用硼来调节Cuδ+与Cu0活性位点的比例以改善Cu基催化剂上电催化还原CO2生成C2产物的稳定性和效率。模拟结果显示,调节Cu的平均氧化态能够控制CO吸附和C-C二聚反应,并促进C2产物的电合成。团队报告了在硼掺杂的Cu催化剂上电催化还原CO2生成C2产物法拉第效率高达79±2%,并有效地抑制了C1及C3产物的生成。进一步表明在CO2电化学还原为多碳氢化合物时,硼掺杂Cu催化剂稳定高达近40小时。该工作也获得中南大学、荷兰鲁汶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大力支持。相关成果以题为“Dopant-induced electron localization drives CO2 reduction to C2 hydrocarbons”发表在Nat. Chem.上,论文第一作者为他们共同指导的博士生周彦松及车芳琳(共同一作)、刘敏(共同一作)。

【图文导读】

图1. 促进C2电生的DFT计算

a,纯Cu和硼掺杂Cu催化剂中Cu 3d和C 2p轨道的PDOS图,表明CO在Cu(B)体系中与Cu具有更大的电子相互作用。

b,随着Cu的部分正氧化态增加,CO吸附能(Ead)单调增加。MAE表示绝对误差。

c,CO=CO二聚化能作为两个吸附的CO分子的平均吸附能的函数。这表明了CO的“最佳”平均吸附能(~0.8-1.0 eV)可以改善CO2RR过程中的CO= CO二聚化作用。

d,当CO的“最佳”平均吸附能为~0.8-1.0 eV时,两个CO分子的Ead差值较大进一步增强了CO= CO二聚化作用。

图2. Cu(B)的制备和表征

a,Cu(B)样品的合成过程示意图。

b,硼的XPS光谱(品红色圆:原始数据;蓝线:拟合峰图;青色线:背景)

c,通过ICP-OES测量的Cu(B)样品的硼浓度与溶解时间的关系。

 图3. Cu(B)样品中铜的氧化态

a,电化学还原后Cu(B)样品的铜K-edge XANES光谱。

b,从铜K-edge XANES获得的不同硼含量的CuCu(B)中铜的平均氧化态,表明Cu(B)样品中铜的氧化态是可调的。

c,在CV还原(橙色),15分钟后(深黄色)和30分钟后(品红色)之后立即测Cu(B)-2的原位铜K-edge光谱。以纯Cu(红色)和Cu2O(紫色)作为参考。

 4. Cu(B)和对照样品的CO2RR性能

a,Cu(B)上不同铜氧化态下C2和C1的法拉第效率。

b,Cu(B)-2上不同电位下CO2还原生成C2和C1产物的转化效率。

c,Cu(B)-2,Cu(C)和Cu(H)在不同电位下的C2的分电流密度。

d,乙烯在Cu(B)-2,Cu(C)和Cu(H)上的法拉第效率。

小结

总之,在具有稳定的电子局域化的硼掺杂Cu催化剂上获得了CO2RR的高选择性C2产物。从理论和实验上证实了电还原CO2生成C2烃与Cu氧化态的关系。在Cu平均价态为+0.35时,C2碳氢化合物实现了约80%的高法拉第效率。在该条件下,C1和C3产物在气相和液相产物中都被完全抑制。硼掺杂Cu催化剂显示出优异的CO2RR生成C2的稳定性,可持续高效运行近40h。

文献链接Dopant-induced electron localization drives CO2 reduction to C2 hydrocarbons(Nat. Chem.,2018,DOI:10.1038/s41557-018-0092-x)

团队介绍

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刚教授课题组专注于光催化分解水、电化学储能以及电催化等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近5年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Nano Energy》、《ACS Energy Letter》等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团队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其中本科生1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硕士生2人获省优秀硕士论文,博士生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课题组研究生团队获哈工大“十佳研究生团队”及工信创新奖学金一等奖(团队)等荣誉。课题组博士生周彦松在攻读博士期间共发表SCI论文近4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包括Nat. Chem.等论文9篇,h因子13;获省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学术组木文韬翻译,多伦多大学&哈工大博士生周彦松修正供稿,材料牛整理编辑。

材料牛网专注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及行业进展,如果您对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进展,解读高水平文章或是评述行业有兴趣,点我加入编辑部。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tougao@cailiaoren.com。

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材料测试、数据分析,找材料人、上测试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