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开 这些材料&化学院士40年前上的大学


最近小编在追《大江大河》这部剧。开篇的宋运辉辗转获得大学入学资格的剧情让人印象深刻。转眼间,改革开放已40年。40年前入学的大学生今天是什么样子?小编查阅资料,找到了数位1977-1979年间入学的材料&化学领域院士。

黄维

1979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师从中国化学界泰斗唐有祺院士,先后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12月赴新加坡做博士后研究,现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黄维院士主要从事于有机电子和柔性电子材料领域。据报道,他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做博后期间,有感于有机电子处于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潜力巨大,毅然放弃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投身到有机电子的研究中。黄维院士提出了有机半导体p-n能带调控理论;针对蓝光半导体器件稳定性这一世界性难题,提出了基于有机蓝光半导体的凝聚态结构调控原理。

2011年,黄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严纯华

1978年10月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

严纯华院士从事稀土分离理论、应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他发展了“串级萃取理论”及稀土分离流程的最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高纯重稀土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提出了“联动萃取工艺”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建立了稀土纳米晶的可控制备方法,系统研究了稀土纳米晶发光、催化等基本性质,开展了稀土纳米晶材料的生物影像和生物催化技术研究。

2011年,严纯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16年10月任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7年12月任兰州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南策文

1978年考入华东化工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业后进入武汉工业大学材料系任教,1992年从武汉工业大学(在职)博士毕业。

南策文院士研究领域包括多铁性材料与器件、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锂电池用锂离子固态电解质及正极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显微结构-性能关联计算及预测等。他构建了处理复合材料中复杂多场耦合效应的有效介质方法,给出了计算宏观多场耦合性能系数的解。设计发展了铁磁合金基磁电复合新体系,提出了复合巨磁电效应。系统研究了多铁性磁电复合薄膜,提出了多种新型磁电存储器及传感元件。建立了计算非均质材料界面因素对宏观物理输运性能影响的有效介质模型方法;在界面模型指导下,发展了新型高介电材料、安全锂电池用复合固态电解质等。

南策文院士1999年调任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2000年获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谢建新

1978年考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日本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95年回国在北京科技大学任教授至今。

谢建新院士主要研究金属控制凝固与控制成形,先进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的智能化制备加工技术,金属挤压理论与技术。在交通运输与航天航空关键铝材挤压加工,高性能特钢、铜合金和铜铝复合材料短流程加工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谢建新院士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万立骏

1982 年1月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1987年6月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3月在日本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

万立骏院士主要从事扫描探针显微学、电化学和纳米材料科学的研究。发展了化学环境下的扫描探针技术,在表面分子吸附和组装规律、纳米图案化、表面手性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致力于能源转化和存储器件的表界面化学、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学和材料结构性能的研究,设计制备了系列高性能纳米金属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和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等,并应用于能源和水处理领域。

万立骏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唐本忠

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1988年获日本京都大学硕士、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方法论的探索、先进功能材料的开发以及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设计合成新型聚合单体和构筑新型大分子,(2)开发适应多种官能团的立体有择性聚合催化剂,(3)合成线性与超支化共轭聚合物与有机金属聚合物,(4)研制具有光电磁和生物功能的先进材料。主要学术贡献有:发明了合成炔类聚合物的新催化体系;开拓了从炔类单体制备线性和超支化高分子的新聚合途径;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光、电、磁、热和生物活性的新功能材料;发现了反常的AIE现象、解释了AIE过程的机理,并将AIE效应有效地应用到发光器件、化学检测和生物传感等技术领域。

唐本忠院士2009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2015年在华南理工大学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下获批香港分中心,并任主任一职。

王恩哥

1978年至1985年辽宁大学物理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987年至1990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研究生,曾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法国里尔大学、美国休斯顿大学学习、做博士后和副研究员。

王恩哥院士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在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性、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以及受限条件下水的复杂形态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工作。

王恩哥院士2003年当选为英国物理学会Fellow,2006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Fellow,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刘忠范

1979年至1983年就读于长春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4年至1987年赴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留学,获硕士学位。1987年至1990年在东京大学工学部化学能源工学系光电化学专业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刘忠范院士主要从事纳米碳材料和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CVD 生长方法研究,以及碳材料化学研究、新型纳米光电器件与可穿戴技术研究。他发展了纳米碳材料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方法学,建立了精确调控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材料结构的系列生长方法,发明了碳基催化剂、二元合金催化剂等新型生长催化剂,提出了新的碳纳米管“气-固”生长模型;将有机小分子的自组装概念拓展到准一维碳纳米管领域,建立了多种化学自组装方法,并开拓了自组装膜电化学和基于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的针尖化学研究方法。

刘忠范院士1999年任长江特聘教授,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田中群

1977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于1983年9月被公派前往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英国皇家学会院士(FRS)、前国际电化学会主席M. Fleischmann教授。

田中群院士主要开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谱学电化学、纳米电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田中群院士深入研究了SERS效应和一些电化学基本问题以及具有重要应用背景的电化学体系;从方法学的角度, 发展电化学拉曼光谱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方法和建立有关联用技术,系统研究有关检测灵敏度、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等方面的问题;并开展电化学纳米加工和制备研究。获得了多种纯过渡金属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谱图,证实了VIII B族过渡金属具有弱SERS效应,并应用于各种电化学体系;应用不受谱仪检测器分辨率限制的时间分辨拉曼光谱技术,建立了电位平均拉曼光谱新方法;还发展了在微芯片上用电化学构造电极纳米间隔的技术。

田中群院士2001年被聘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创新研究群体基金,2001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8月,任国际电化学学会(ise)主席。

上述资料均为公开信息整理,如有信息遗漏或未更新敬请指正。

材料人编辑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