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邵国胜J. Mater. Chem. A: 一体化全固态电池初探,船闸模型(利用特殊缓冲层像调控水位一样调控全固态电池中的电位)


【引言】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由于其优异的安全性能、高能量密度、抑制锂枝晶等特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无机磷硫化合物为代表的固态电解质(SSE)体系,如Li10GeP2S12(LGPS)和Li6PS5Cl (硫银锗矿型)等均能实现Li离子的快速传输,达到甚至远超1mS cm-1的行业标准,表现出与有机液体电解质相媲美的Li离子输运能力。

然而,全固态电池中的固-固界面的稳定性、兼容性、匹配度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全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使得全固态电池的实用化之路充满诸多挑战。具体为:(a)Li|SSE间的固相界面问题。例如:通过本文计算作者发现Li10GeP2S12和Li6PS5Cl与Li不稳定,其中PS4四面体微结构单元会被分解成LixPLi2S。同时,大量原位实验工作也证明了该副反应的发生;(b)SSE|SSE间的固相界面问题。例如:通过优化烧结流程、玻璃化、掺杂、复合等实验手段能有效地减小固态电解质的界面阻抗c)SSE|正极间的固相界面问题。例如:通过计算作者发现磷硫化合物Li10GeP2S12和Li6PS5Cl稳定电化学窗口很窄,其中Li6PS5Cl最大氧化电位仅为2.19 V。因此,在放电过程中,当电压平台达到3V时,Li6PS5Cl在与正极活性材料接触界面处,会产生S + LiCl + P2Sx 的Li耗尽层。大量原位实验工作同样佐证了该耗尽层的存在。故,固相界面问题对全固态电池的循环、大功率充放等的稳定性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因此,设计与固态电解质相匹配新型缓冲功能层材料,克服固相界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探寻构造一体化全固态电池的可行性方案,对相关实验的开展具有前瞻性和指导作用。此外,优异的缓冲层材料必须具备如下特征:(a)优秀的Li离子导体—不影响Li的输运;(b)具备宽的电化学窗口—与高电压正极活性材料兼容,消除Li的耗尽层;(c)与正极活性物质化学性质稳定—避免副反应的发生;(d)小的晶格适配度—减小层与层间的应力。由此,作者引入船闸模型如图一所示,利用特殊缓冲层像调控水位一样调控全固态电池中的电位,对构造一体化全固态电池进行初步理论探索。

图1:该工作被评为热点文章,并被选为当月期刊外封面

 

【成果简介】

  郑州大学邵国胜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发表题为“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address interfacial problems in all-solid-state lithium ion batteries: tuning materials chemistry for electrolyte and buffer coatings based on Li6PA5Cl hali-chalcogenides”的文章,DOI: 10.1039/c8ta11151k,J. Mater. Chem. A, 2019, 7,5239。被评为2019 JMCA热点文章,2019年JMCA第七期外封面文章)。如图一所示: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19/ta/c8ta11151k

本工作基于材料基因组方法,通过高通量的计算设计,针对Li6PS5Cl全固态电解质,构造一体化全固态电池。 本文采用的材料基因组方法包括:(1)平衡相图计算;(2)USPEX遗传算法;(3)基于团簇展开算法使用ATAT对电压平台做出预估;(4)形成能计算;(5)吉布斯自由能计算:针对相关化合物,做出能量稳定性上的评估;(6)声子计算:针对相关化合物,做出结构稳定性上的评估;(7)同质节的构造;(8)分子动力学AIMD计算:对于相关化合物,做出传质能力的评估,并判断分析化合物与锂的兼容性;

【图文导读】

图2:采用AIMD分析Li6PS5Cl与金属锂界面间的相对稳定性。

通过AIMD计算,如图2所示,作者分析Li6PS5Cl与金属锂界面间的相对稳定性极差,其中PS4四面体微结构与Li不稳定,会被分解成LixP和Li2S等产物,因此Li6PS5Cl与金属Li不稳定。

图3:基于团簇展开方法,采用ATAT,计算Li6PS5Cl的电化学窗口。

如图3所示,Li6PS5Cl的电化学窗口为1.7~2.19 V,窗口宽度仅为0.49 V。当放电平台达到2.93V时,对应于S + LiCl + P2Sx 结构如图3(f)所示,快离子导体结构完全坍塌。该Li耗尽层的存在会极大的影响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因此,针对Li6PS5Cl的电化学窗口窄,与Li和高电压活性材料不兼容的问题,设计同族的新型缓冲层材料Li6PO5Cl和Li6PO4SCl,类似的成分有助于避免其间副反应的发生。文中详细的论证了Li6PO5Cl和Li6PO4SCl的能量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保证实验上的可合成性。如图4、5、6所示。其中Li6PO5Cl,Li6PO4SCl与Li6PS5Cl具有相同的晶体对称性,此外,Li6PS5Cl中不稳定的PS4微结构被PO4代替。

图4:

(a)Li6PO5Cl在0K下的平衡相图。(b)Li6PO5Cl 的结构图。(c)Li6PO5Cl的吉布斯自由能。

图5:

(a)基于ATAT团簇展开,搜索在O/S混合占位Li6PO5(1-x)S5x Cl (0≤x≤1)的情况, convex hull 边界上的即为稳定成分, 如(b) Li6PO5Cl,(c) Li6PO4.335S0.665Cl,(d) Li6PO4SCl,(e)Li6PS5Cl。

图6:声子带计算:

(a)Li3PO4;(b)Li6PO5Cl;(c)Li6PO4SCl,其中黑色虚线代表0 THz。

此外,以Li3PO4作为参照对象,如图6黑色箭头所示,发现Li6PO5Cl和Li6PO4SCl较Li3PO4声子带下移,表明Li6PO5Cl和Li6PO4SCl较Li3PO4晶格更加“软化”,Li受到的束缚更弱,有助于Li的扩散。通过AIMD计算如图7所示,发现偏化学计量比Li6.25PO5.25Cl0.75的离子输运能力明显优于Li3PO4;偏化学计量比Li6.25PO4S1.25Cl0.75,表现出快离子导体特征。

图7: AIMD分子动力学计算,锂离子在不同材料中的扩散系数。

图8: 采用ATAT,分别计算(a,b) Li6PO4SCl和(c,d) Li6PO5Cl的电化学窗口。

新型离子导体Li6PO4SCl中PO4基团对Li稳定,解决了与Li稳定性的问题。此外,如图8所示:(a,b) Li6PO4SCl的稳定电化学窗口为0—2.62 V。(c,d) Li6PO5Cl的电压平台,其稳定的电化学窗口分别为0—3.49 V。可见,新型缓冲材料Li6PO4SCl和Li6PO5Cl较Li6PS5Cl(1.7~2.19 V)的电化学窗口大大提高。其中由于Li6PO4SCl优优异的Li离子输运能力,与Li的兼容性,更加有利于做为金属Li的表面修饰层;而Li6PO5Cl具有更高氧化电位特征,更加有利于以薄层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表面,作为减压材料。

图9:

(a)全固态一体化锂离子电池设计图Li0.25MnO2|Li6PO5Cl|Li6PO4SCl|Li。(b)全固态电池中各个部分相对应的电压平台及可逆容量。阴影部分代表理论计算得出的LMO正极的能量密度(436.054 mW h g-1)。

 此外,如图9所示,选取尖晶石型Li0.25MnO2 为正极材料(电压平台范围2.47–3.65 V),Li6PO5Cl为正极材料包覆减压层0–3.49 V,Li离子输运层 Li6PS5Cl,Li金属表面修饰层Li6PO4SCl(0–2.62 V),调控全固态电池中电压电位连续变化,消除相应功能材料电化学不稳定的区域。有望的大幅度提升全固态的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全电池理论能量密度高达436.054 mW h g-1。此外,所选择材料间的晶格失配度极小,最大仅仅4.6%≤6%,有助于消除全固态电池的内部应力,有助于实现大倍率充放电。

图10: TOC,一体化全固态电池初探。

【总结及展望】

如上所述,通过材料基因组方法,通过系统地理论研究,对硫银锗矿Li6PS5Cl体系与金属锂的不相容性及其电化学稳定性做了详细分析,同时,通过对Li6PS5Cl进行改性,用O来替代其中的全部或部分S元素,设计出新型Li6PO5Cl缓冲层和电解质材料Li6PO4SCl。同时,通过理论设计,发现Li6PO5Cl过渡层的电化学窗口能够与氧化物正极LMO的高电压电压平台相匹配。针对不同的电解质材料体系,通过有针对性地理论设计工作能为后续实验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有助于我们在实验中解决该类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存在的固-固界面问题。期望能通过合适的功能材料体系,能像调控水位一样,达到调控电位的目的,同时消除电池中内部应力,真正实现一体化的全固态电池体系。

该论文的在郑州大学千人教授邵国胜指导下完成(通讯作者);郑州大学,徐红杰(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郑州大学,于玉然(硕士研究生),为共同第一作者;郑州大学,王卓(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在自然科学基金委、郑州大学材料学院、郑州新世纪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http://www.zmgi.net/)资助下完成。感谢JMCA对理论探索工作的重视。同时,要感谢郑州、荥阳政府对材料基因院的大力支持,使我们能够通过源头创新。感谢五舟高性能计算,对本课题提供的服务器技术方面的支持。

邵国胜,千人计划创新A类材料学专家。曾任职英国萨利大学资深研究官;布鲁奈尔大学材料学副教授;英国博尔顿大学计算材料学教授、新能源研究所所长、工程院院长、理工及体育学部主任等;英国材料化学委员会委员、可持续能源材料工作组成员。2010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服务于郑州大学,创建了中英纳米多功能材料研究中心(2012),并被认定为河南省低碳及环境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2014, 科技厅)、 国家级低碳及环保材料智能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2015, 科技部)。2016年于“中原智谷”创建郑州新世纪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创办了国际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EEM)》,由John Wiley & Sons, Inc出版。研究集中于多尺度材料模拟及智能材料设计、纳米及薄膜材料制备技术、先进材料表征、新能源及环境清洁材料技术等。发表包括《Nature》在内的国际著名期刊论文200余篇,申请并获得国内外专利多项。

文献链接:

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address interfacial problems in all-solid-state lithium ion batteries: tuning materials chemistry for electrolyte and buffer coatings based on Li6PA5Cl hali-chalcogenides, Hongjie Xu, Yuran Yu, and Zhuo Wang*, Guosheng Shao*,  J. Mater. Chem. A, 2019, 7,5239. DOI: 10.1039/c8ta11151k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9/TA/C8TA11151K#!divAbstract

本文由郑州大学邵国胜研究团队供稿,材料人编辑部Alisa编辑。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renVI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