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有多牛,多人入选全球最顶尖科学家,硬核盘点从中科大走出的那些国际学术大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科大在理科上的要求之高,早就全国闻名。中科大建校以来的传统:为国家输送如“两弹一星”工程一般的国家尖端科技人才,为此中科大多年来在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搭建起了学术“天梯”,鼓励有潜质的学生不断挖掘潜力,攀爬高峰。中科大作为培养顶尖人才的机构,这些年为全世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中科大走向世界舞台的材料领域大牛!

杨培东

1988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1997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99年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2001年至2004年连续获得美国阿尔弗雷德·斯隆奖;2003年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列入世界100位顶尖青年发明家;2004年获得美国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大奖,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2007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沃特曼奖;2011年入选汤森路透集团遴选的最优秀的100名化学家榜单中第十位,同时入选了10年中最优秀的100名材料科学家中第一位;2012年4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4年出任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2015年9月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2016年5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及其在纳米光学和能量转化中的应用,包括人工光合作用、纳米线电池、纳米线光子学、纳米线基太阳电池、纳米线热电学、碳纳米管纳米流体、低维纳米结构组装、新兴材料和纳米结构合成和操控。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从1997年至2007年的论文引用次数看,杨培东论文平均被引次数超过150次,是仅居其次的科学家的两倍,在全球材料科学家中列第一。

部分代表作:

1. Room-temperature ultraviolet nanowire nanolasers. (Science, 2001, DOI: 10.1126/science.1060367)

2. Single crystal gallium nitride nanotubes.(Nature, 2003, DOI:10.1038/nature01551)

3. Self-photosensitization of Nonphotosynthetic Bacteria for Solar-to-chemical Production.(Science, 2016, DOI:10.1126/science.aad3317)

夏幼南

1982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1986年获得郭沫若奖学金,1987年获学士学位,1987-1990年在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赴美留学,1993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无机化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哈佛大学 化学与化学生物系博士学位,师从George M. Whitesides教授。1997年获德雷福新教授奖(Dreyfus New Faculty Award)。1999年获美国化学会拉梅尔奖(Victor K. LaMer Award),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Oversea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2013年,因其在纳米晶体合成及应用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获美国化学会材料化学奖(ACS Award in the Chemistry of Materials),夏幼南是该奖设立以来第一位华人获奖者。2013年, 因其在纳米晶体方面的卓越贡献, 荣获美国材料学会(MRS)弗雷德·卡弗里(Fred Kavli)纳米科学杰出讲座奖。夏幼南教授已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Nano Letter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总计总计70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180000次。

部分代表作:

1. On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Adv. Mater., 2003, DOI:10.1002/adma.200390087)

2.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Gold and Silver Nanoparticles. (Science, 2002, DOI:10.1126/science.1077229)

3. Pd-Pt Bimetallic Nanodendrites with High Activity for Oxygen Reduction.(Science, 2009, DOI:10.1126/science.1170377)

段镶锋

1977年出生于中国湖南武冈,纳米材料学专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特聘教授。1992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997年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化学硕士学位、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99年获得MRS全美杰出研究生奖;2001年获得全美发明家竞赛大奖,2002年进入美国Nanosys高科技公司工作,是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2003年被美国Technology Review评为年度世界百位杰出青年发明家之一;2008年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工作,先后担任助理教授、终身副教授、终身教授;2011年入选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2000-2010年全球顶尖100化学家名人堂榜单和全球顶尖100材料学家名人堂榜单,9月获得2010年度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2013年被聘为湖南大学特聘教授,8月获得贝尔比奖章;2018年入选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过去近十年的工作中,在国际一流刊物中发表了100余篇高影响的论文,其中包括《Nature》、《Science》20余篇、《Nature 子刊》20余篇。其纳米电路研究成果曾被《Science》杂志引为年度最科学重大突破;多项科研成果被《C&E News》引为年度化学重大进展。论文被广泛引用,累计引用次数超过50,000 次。

部分代表作:

1. Three-dimensional holey-graphene/niobia composite architectures for ultrahigh-rate energy storage.(Science,2017,DOI:10.1126/science.aam5852)

2. Robust epitaxial growth of two-dimensional heterostructures, multiheterostructures, and superlattices.(Science,2017,DOI: 10.1126/science.aan6814)

3. Monolayer atomic crystal molecular superlattices.(Nature, 2018, DOI:10.1038/nature25774)

殷亚东

1992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212班(即92级应用化学系)学习。002年于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博士学位(导师为夏幼南教授),之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工作(导师为A. Paul Alivisatos院士)。现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终身正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功能化及其在包括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已在Science、Nature及Nature子刊、JACS、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80多篇,SCI引用超过40000次。共取得美国专利近二十项,主持科研项目多项。曾获得包括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职业发展奖、美国Cottrell学者奖、美国3M公司青年教授奖、美国中美化学教授联合会杰出青年教授奖等诸多奖项。2011年被评为2000-2010年间“世界百大化学家”的第55位、“世界百大材料学家”的第2位,并从2014年到2017年均入选了汤姆森路透的“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部分代表作:

1. Colloidal nanocrystal synthesis and the organic–inorganic interface.(Nature, 2004, DOI:10.1038/nature04165)

2. Direct Assembly of Hydrophobic Nanoparticles to Multifunctional Structures.(Nano Letter, 2011, DOI:10.1021/nl201820r)

3. Magnetic Tuning of Plasmonic Excitation of Gold Nanorods.(JACS, 2013, DOI:10.1021/ja408289b)

孙玉刚

1992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6年、2001年分别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学士与博士学位,2006年开始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纳米材料研究中心从事独立研究工作,目前是终身研究员,纳米材料合成实验室负责人。多年从事新型纳米金属材料的构筑以及应用研究,近年来在贵金属纳米颗粒的规格化制备、空心壳纳米金属的结构形成与演化、柔性可伸展纳米电路及器件、以及新型柔性氢气传感器的研制等研究方向上均取得了创新性科研成果。已在权威国际刊物如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Adv. Mater.、Nano Letters、JACS等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共被国际同行他引超7000多次。2008年度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PECASE)获得者。

部分代表作:

1. Quantitative 3D evolution of colloidal nanoparticle oxidation in solution. (Science, 2017, DOI: 10.1126/science.aaf6792)

2. In Situ Visualization of Self-Assembly of Charged Gold Nanoparticles. (JACS, 2013, DOI:10.1021/ja312620e)

3. Mechanistic Study on the Replacement Reaction between Silver Nanostructures and Chloroauric Acid in Aqueous Medium.(JACS, 2004, DOI:10.1021/ja039734c)

吴屹影

吴屹影,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2002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博士学位,导师:杨培东教授。随后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生物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Prof. Galen D. Stucky。2005年夏天加入了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2011年晋升为副教授,2014年获得终身职教授。自2017年起,他被任命为Leet Endowed Chair。2013年起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国际知名期刊副主编。主要从事能源转换和存储的材料合成以及界面研究。他是单电子K-O2电池的发明者;作为是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先驱者有效的将太阳能收集与储能相结合。研究成果颇丰,是国际知名的年轻学者。文章总引用次数达40000多次。2008年荣获Cottrell Scholar Award,2010年荣获NSF CAREER Award,2014年获得CAPA Biomatik杰出教师奖,2015年获得Midwest Energy News “40 under 40”。他于2014年发明K-air电池并获得DOE清洁能源奖。2000-2010年发布全球顶尖一百材料学家名人堂榜单名列第六。

部分代表作:

1. Direct Observation of Vapor−Liquid−Solid Nanowire Growth.(JACS, 2001, DOI:10.1021/ja0059084)

2. A Low-Overpotential Potassium–Oxygen Battery Based on Potassium Superoxide.(JACS, 2013, DOI:10.1021/ja312059q)

3. Block-by-Block Growth of Single-Crystalline Si/SiGe Superlattice Nanowires.(Nano Letters, 2002, DOI:10.1021/nl0156888)

崔屹

199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1998年就读于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查尔斯•理博(Charles M. Lieber)教授。2002年,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博士后研究员与保罗•阿里维萨托教授(Paul Alivisatos)共同工作。2005年,加入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于2010年擢升为副教授并获得终身教职。他是《纳米学报》(《Nano Letters》)副主任编辑,同时也是由美国能源部投资支持的湾区光伏联盟的联合主任。崔屹教授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纳米材料在能源存储,能源转化,光伏电池,拓扑绝缘体,能源环境以及生物质能等。迄今为止,崔屹教授课题组已累计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no Letters等发表高水平论文200多篇,累计他引超过20000次。在产学研转化方面,崔屹教授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崔屹教授共同创办了Amprius公司,致力于将研究成果工业化,商品化。目前该公司已经推出了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其续航时间,轻便程度和使用寿命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部分代表作:

1. Nanowire nanosensors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species.(Science, 2001, DOI: 10.1126/science.1062711)

2. Functional nanoscale electronic devices assembled using silicon nanowire building blocks.(Science, 2001, DOI: 10.1126/science.291.5505.851)

3. Progres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Beyond Graphene.(ACS Nano, 2013, DOI: 10.1021/nn400280c)

黄昱

199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2003年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2002年获得美国学院发明家竞赛大奖;2003年从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后前往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担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被评为美国材料学会会士(MRS Fellow)、美国卡夫利基金会会士(Kavli Fellow)。并获得多项学术荣誉,包括: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总统奖(2008)、国际贵金属学会Carol Tyler奖(2017)、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青年科学家奖(2010)、Sloan研究学者奖(2010)、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纳米领域创新青年奖(2006)、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青年化学家奖(2004)、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新青年奖(2003);2010年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创新奖  ;2018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特别创意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电催化及纳米电子学,在复杂纳米结构设计及纳米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已积累了一系列出色的学术成果,在Science、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hemistry、Nature Review Materials、Science Advances、PNAS、Nature Communication、JACS、Nano Letters、ACS Nano、Angewandte、Advanced Materials等,Google scholar统计引用次数超过35000次。

部分代表作:

1.Van der Waals integration before and beyond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013-x)

2.Double-negative-indexceramic aerogels for thermal superinsulation. (Science 2019, 363, 723-727.)

3.Building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one row at atime: Avoiding the nucleation barrier. (Science 2018, 362, 1135-1139.)

黄嘉兴

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2000-2004年留学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004-2007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米勒研究奖资助并加入杨培东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2007年出任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2013年晋升为副教授。从事二维材料、有机晶体及金属纳米结构等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研究。已于Nature Mater.、 Nature Nanotech.、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引用超过25000余次。多次入选化学和材料领域高被引科学家。曾获IUPAC青年科学家奖、NSF CAREER Award、斯隆研究奖、古根海姆奖、洪堡研究奖等多项重要奖项。  

部分代表作:

1. Self-Healing Microcapsule-Thickened Oil Barrier Coatings.(Research, 2019, DOI: 10.1155/2019/3517816)

2. On the origin of the stability of graphene oxide membranes in water. ( Chem., 2015, 7(2), 166–170, DOI: 10.1038/nchem.2145)

胡良兵

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应用物理学专业,2002-2007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学位,师从George Gruner教授;2006年,创立Unidym Inc公司,并工作至2009年;2009-201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华裔科学家崔屹课题组做博士后; 2016年至今,美国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2013年,胡良兵将木头用于钠电池;2016年,胡良兵成功做出透明的木头玻璃窗,颠覆了我们对木头的传统认知。后来,木头在胡良兵的手上被玩出了花样,经他手的木头会变成电解质、水凝胶、海绵、衣服,也会变成Li-CO2电池、锂氧电池、太阳能、超级电容器、电催化的重要部件,创新性与实用性兼具,是名副其实的“木头大王”。胡良兵教授做的不止有木头,还有其他相当出色的工作。例如,储能领域的基础方向:锂硫电池、锂负极、固态电池、石墨烯的组装等,以及大家不太熟知的方向:8种元素的高熵合金(Science,2018),3D打印等。已在Science, Nature, ACS Nano,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Chemical Reviews, Nano Letters等顶级英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引用超过15000次。

部分代表作:

1. Cellulose ionic conductors with high differential thermal voltage for low-grade heat harvesting. (Nat. Mater., 2019,DOI: 10.1038/s41563-019-0315-6)

2. A radiative cooling structural material. (Science, 2019, Doi:10.1126/science.aau9101)

金荣超

1995年在中国科大获学士学位,1998年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获硕士学位,200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6年在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至今在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化学系任教,分别于2012和2015年任终身副教授和教授,是国际上公认的金属纳米团簇实验研究的领军人物,尤其在金属纳米团簇合成、结构及催化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Science、Nature/Science子刊、JACS/Angew.Chem.等期刊上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担任Nanoscale副主编等学术职务。获美国“大学发明家竞赛”奖、“卡米尔·德雷福斯教师学者奖”等多个奖项。

部分代表作:

1. Emergenceof hierarchical structural complexities in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assembly.(Science 2016, 354, 1580-1584.)

2. Three- orders- of-magnitude variation of carrier lifetimes with crystal phase of gold nanoclusters. (Science, 2019, DOI: 10.1126/science.aaw8007)

3. Modulating the hierarchical fibrousassembly of Au nanoparticles with atomic precis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DOI: 10.1038/s41467-018-06395-8)

林文斌

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4年获得美国伊利洛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化学系博士学位。1994至1997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2001年在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化学系任助理教授。2001年到2013年任职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并于2011年被聘为Kenan 杰出教授。2013年起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James Frank教授席位。系中国科学院海外顾问组成员,香港研究资助委员会自然科学部委员(2012-2013年度兼任主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ANO Study Section 常务会员。2011年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并于2013年受聘于厦门大学负责主持分子功能材料高水平研究平台及团队的建设。林文斌教授在化学与生物化学及纳米医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在包括Nat. Biomed. Eng.,Nat. 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世界顶级杂志上发表文章300余篇,文章被广泛引用(h-index > 100)。他获得了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包括选汤森路透集团基于发表文章影响因子评定的1999-2009年度全球“十大化学家”(Top Ten Chemists)和2000-2010年度全球“百大化学家”(Top 100 Chemists)榜单。

部分代表作:

1. Metal-Organic Framework Stabilizes A Low-Coordinate Iridium Complex for Catalytic Methane Borylation. (J. Am. Chem. Soc., 2019,DOI: 10.1021/jacs.9b04285)

2.Nanoscal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Hierarchically Combines High-Z Components for Multifarious Radio-enhancement. ( Am. Chem. Soc., 2019,DOI: 10.1021/jacs.9b03029)

3.Metal-Organic Frameworks Significantly Enhance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and CO2 Reduction with Earth-Abundant Copper Photosensitizers. ( Am. Chem. Soc., 2020,DOI: 10.1021/jacs.9b12229)

李巨

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00年于MIT获博士学位,其后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2007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学助理教授,2007-2011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2011年被MIT核科学与工程系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联合聘为正教授。李巨教授是计算材料学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致力于材料性质的多尺度计算研究,特别是在材料力学行为的原子模拟等方面获得了多项重要突破。他的研究工作为理解材料的塑性变形微观机制和揭示新材料现象的物理本质奠定了重要基础。他的其他研究领域包括:能源储存和转换的新方法;原位透射;纳米结构材料;辐射对微观结构和热、电及质量运输的影响;电池和燃料电池等。曾获美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最高奖“青年科学家工程师总统奖”,美国材料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大奖,2014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和美国材料学会(MRS)会士。

部分代表作:

1. Li metal deposition and stripping in a solid-state battery via Coble creep.(Nature, 202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1972-y)

2.Intercalation-conversion hybrid cathodesenabling Li–S full-cell architectures with jointly superior gravimetric andvolumetric energy densities. (Nature Energy, 2019, DOI:10.1038/s41560-019-0351-0)

3. The evolving quality of frictional contact with graphene. (Nature, 2016, 539, 541–)

余桂华

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取得学士学位并获本科生最高奖“郭沫若奖学金”,2009年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和世界纳米领域著名科学家Charles Lieber教授。2009年于斯坦福大学师从鲍哲南教授和崔屹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工作。2012年加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目前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机械系终身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余桂华教授课题组的研究重点是新型功能化纳米材料的合理设计和合成,尤其在能源水凝胶的新兴材料的开创性工作,对其化学和物理性质的表征和探索,以及推广其在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领域展现重要的技术应用。目前已在Science, Nature, Nat. Nanotech., Nat. Commun., Sci. Adv., PNAS, Chem. Soc. Rev., Acc. Chem. Res., Chem, Joule, JACS, Angew. Chem., Adv. Mater., Nano Lett., Energy Environ. Sci., ACS Nano, Nano Today,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等国际著名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近110余篇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科学杂志),论文引用超过22000余次。

部分代表作:

1.Pathways to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of Redox Flow Batteries Based on New Chemistries.(Chem, 2019, DOI: 10.1016/j.chempr.2019.05.010)

2.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 Associated with Liquid Na-K Towards Ultra-Stable and High-Capacity Alkali Metal Anodes.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9, DOI: 10.1039/C9EE00437H)

3.Inorganic Gel-Derived Metallic Frameworks Enabling High-Performance Silicon Anodes. (Nano Letters, 2019, DOI: 10.1021/acs.nanolett.9b02429)

本文由eric供稿。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renVI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