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材料人的体会:优点在于稳定, 缺点也在于稳定


材料人收到一位供职于太钢的材料人的投稿,分享了他在太钢的这几年来的体会。

本人介绍

我是山西人,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现在太钢。

单位介绍

太钢始建于1934,位于山西省会太原,是集铁矿山采掘和钢铁生产、加工、配送、贸易为一体的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我就职于太钢不锈钢管分公司,主营不锈钢管材,涉及行业主要为锅炉压力容器、一般流体输送和石油集输。太钢作为大型钢企,具有典型性。

薪酬待遇

集团入职待遇,本科3000、硕士4000、博士5000外加8w安家费(参考太原北城房价7500)。本科和硕士主要来自北科大、东大、内科大、武科大和西安建筑科大等冶金系统高校,进入集团下属二级单位。博士主要来自北科大、东大和金属所,主要进入技术中心。三险一金,福利提供科技公寓3年以内免费住宿或者房补260(参考太原两室一厅房租在800),中秋500,年底1000。

入职工作

本科和硕士进入二级单位,正常编入班组生产,本科一年,硕士半年,属于工人(强调是工人,不是工程师)。博士一般在技术中心工作,参与课题组课题,需要现场工作。我第一年在冷加工作业区,跟班进口75轧机调试,主要调试人员为老外和班组师傅,处于熟悉设备,熟悉公司的阶段。下图左边是俄罗斯进口350轧机。右图为德国mill进口的75轧机。

实习体会

从象牙塔进入社会,关键词失落。班组早上站队点名,旁边都是工人师傅,有一种突然的束缚感和群体的不融入感;食堂吃饭,发现只有3个窗口5种简单饭菜,还要排好长的队,才发现学校的食堂是那么窗明几净菜品丰富;工作上,我清楚记得在现场熟悉的时候,有个工人师傅递给我一把游标卡尺,让我量量壁厚,从他眼神里我读到的信息是这样的,这个大学生估计连这都不会。整个实习期间,其实是一个剧烈的心理转变期,挣扎、迷惑、失落,没有脱离学校的新鲜感,只有对工厂的排斥感和无所事事(国企嘛,第一年没什么具体岗位)的空虚感。当然,也有上进心,在这个期间,我仔细规划了下职业,定下走技术路线的目标,没事就把自己关在空会议室,这个期间我仔细的看了一遍金属学,同时熟悉了设备和不锈钢材料,为我后期技术工作打下了基础。

转正工作

一年后转正式员工,工资定岗定薪,本科研究生岗位相同待遇相同,基本随效益好坏在3000-6000之间(意思就是只和级别有关,想赚钱必须当官)。我调入技术科新产品组,组内四人,两个硕士两个本科,负责双相不锈钢管材工艺开发及维护。这个时候才有机会研究不锈钢材料。实验室主要研究金相组织、腐蚀和力学性能,现场主要研究运用各种设备加工不同规格和材质不锈钢的冷热变形、热处理和探伤等工艺。给个截图大家感受一下,依次为实验室、大型挤压机、连续退火炉和UT探伤机。

2

认知性工作

工作到三年以上,会慢慢从对内向对外转变,配合营销走访用户、配合售后服务使用方,配合体系第三方认证。开始出差,慢慢走过差不多大半个中国,还去过一趟韩国。这时候主要是工作经验的增长,包括协调配合、数据积累,解决问题思路的增加。单位工作的压力增大导致材料专业技能学习时间的减少,同时由于平台局限性,专业技能提高进入瓶颈期。上几张天南地北浪的照片吧。沙漠、雪山、高山、流水。

3

后记

作为山西最大的省属企业,身边好多三代人都在这个单位工作,我认为这种国有体制的优点在于稳定性,缺点也稳定性(技术实力并不很强),上升途径也存在体制的烙印(比如某个科有个清华博士的科员,但是科长是专科)。硕士以下走技术岗的工作轨迹基本如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最后以此送给即将钢企就业或者已经就业的同行们。

小编注:欢迎各行业的材料人将自己的故事、体会发送到tougao@cailiaoren.com,一经录用,稿酬奉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