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人荣获何梁何利奖,看看材料和化学领域都有谁?


2020年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获奖科学家揭晓,今年共52名科学家获奖。

其中,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钟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研究员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授予30位在数学力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科学发现,作出突出技术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下设“青年创新奖”、“产业创新奖”、“区域创新奖”三大类,共授予20位优秀科技工作者。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其宗旨是通过对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进一步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激励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祖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

何梁何利基金每年评奖一次,设有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3大奖项。每届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不超过5名,每人颁发奖金100万港元,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总数不超过65名,每人奖金20万港元。从该奖项设立至今二十余年的历史中,卢嘉锡、钱学森、朱光亚等一大批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都曾获此荣誉。

下面,我们看看今年材料和化学领域的获奖科学家都有谁。

汪卫华——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物理学奖

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中国科学院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1963年7月生于安徽宁国市,籍贯安徽宁国。198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非晶材料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针对非晶形成机理的难题及非晶新材料探索的挑战,提出用弹性模量为参量来调控非晶结构和性能的思想,建立了弹性模量判据,实现了非晶合金组成和性能的半定量预测和调控。研制出多种新型非晶材料;提出了流变单元模型,解释了非晶强度和形变等力学及流变行为的物理机制,为调控非晶的力学性能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该模型,建立了结构非均匀性强化设计新方法,合成出系列高韧性的非晶合金,为解决非晶合金脆性难题、推动非晶材料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周培源物理奖。

来源:http://casad.cas.cn/sourcedb_ad_cas/zw2/ysxx/jskxb/201512/t20151224_4502683.html

赵宇亮——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化学奖

化学家。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2月出生于四川南充,籍贯四川南充。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1996和1999年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纳米生物效应分析与安全性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将放射化学原理发展到体外与体内超微量纳米颗粒的定量方法学研究,揭示了多种无机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的体内分布图谱,生物学效应规律,结构-效应关系,及其化学机制。在纳米安全性和纳米药物领域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等。

来源:http://casad.cas.cn/sourcedb_ad_cas/zw2/ysxx/hxb/201711/t20171129_4625059.html

冯吉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冶金材料技术奖

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新材料及异种材料的扩散焊、钎焊、电子束、搅拌摩擦焊接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40余项,出版教材与论著6本。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来源:http://homepage.hit.edu.cn/fengjicai

朱荣——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冶金材料技术奖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高端金属熔炼及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喷枪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电冶金分会主任、特殊钢分会副主任、炼钢分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委员、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工业加热》编委。提出并研发出新一代电弧炉冶炼技术—“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评为《世界金属导报》“2015年世界钢铁工业十大技术要闻”,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十余项。在特钢冶炼领域负责多项国家项目,合作开发的“高钒高耐磨合金材料技术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次提出并研发CO2-O2混合喷吹炼钢技术,开创了炼钢节能减排的新途径。共获发明专利40余项,高水平论文300余篇。

来源:https://www.ustb.edu.cn/

张锁江—— 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化学工程技术奖

化学工程专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64年11月生于河南省林州市,籍贯河南林州。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1989年在河南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工研究。以离子液体为核心,将基础研究和过程开发紧密结合,在构效关系、工程放大和工业应用三方面形成了系统性成果。揭示了离子液体氢键特殊性、网络结构及构效关系,形成了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设计方法;建立了离子液体传递/反应原位研究方法,阐明了其结构对工程放大的影响规律;研发了系列反应/分离新体系,发展了绿色过程系统集成方法,实现了离子液体的规模制备和多项绿色新技术的工业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侯德榜化工科技成就奖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来源:http://casad.cas.cn/sourcedb_ad_cas/zw2/ysxx/hxb/201512/t20151224_4502122.html

麦立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青年创新奖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构筑了国际上第一个单根纳米线固态储能器件,创建了原位表征材料电化学过程的普适新模型,率先实现了高性能纳米线电池及关键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和应用。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任Adv. Mater.、Chem. Rev.客座编辑,Acc. Chem. Res.、Joule、ACS Energy Lett.、Adv. Electron. Mater.、Small国际编委,Nano Res.、Sci. China Mater.编委。

来源:http://mai.group.whut.edu.cn/chs/cy/fzr/

赵永生——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青年创新奖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3月在中科院理化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分别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美国西北大学做博士后。2009年10月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任职,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目前主要从事低维有机晶体材料的纳米光子学方面的研究。

来源:http://yszhao.iccas.ac.cn/leader

程博闻——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产业创新奖

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承担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973、863、国家自然基金以及国防科工局等项目40余项,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天津市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近5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79篇,其中1区论文43篇,SCI论文他引总数1224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2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天津市和中国纺织行业专利金奖3项;编写了9部著作或教材。已培养博士17人,培养硕士70余人。
兼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纤维素行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纺织学报》编委会副主任。面向我国在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国防、能源等领域对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重大需求,聚焦纺织与轻工学科交叉,以纤维新材料为先导,以新型功能复合纸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为核心,以高性能多功能纸的创新和应用为研究重点,发展纤维材料功能化、高性能化的新技术、新方法;从多层次、多尺度研究纤维及其复合纸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发展新型复合功能纸材料制备新理论、新技术;建立纤维及其功能纸的标准与应用技术。研究方向:(1)生物质纤维材料;(2)纳微纤维及其包装材料;(3)高性能纤维基功能纸材料
来源:
http://zzxy.tust.edu.cn/szdw/gccrc/111951.html

来源:https://clxy.tjpu.edu.cn/2017/0221/c3774a28435/page.htm

李晋闽——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产业创新奖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1~1993年:在半导体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工作,从事GaAs材料的生长及器件研究,在III-V GaAs红外量子阱探测器方面做出了较有影响的研究工作;1993~1995年:在半导体研究所从事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工作;1995~2002年,任半导体研究所材料中心主任,所长助理,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从事新型半导体材料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了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北方微电子基地"的"国家新型半导体材料研究基地建设"以及"新型半导体材料"项目,包括:亚微米、深亚微米CMOS电路用薄层外延Si材料项目;双异质SOI材料项目;高温MESFET用GaN外延材料;高温功率器件用MBE SiC材料;1999.10~2002.01:访美学者。1999~至今:半导体研究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半导体功能材料"负责人。在科研、科研管理的同时,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积极寻求社会资本,参与组建了北京中科镓英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化合物半导体单晶材料和外延材料的开发生产。 

来源:http://lab.semi.ac.cn/yanjiusheng/contents/1323/124563.html

路建美——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产业创新奖

苏州大学副书记、副校长,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功能材料和环境工程技术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已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30篇(其中二区以上SCI论文200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70项(其中美国专利9项),实现成果转化30项;受英国皇家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邀请编写著作2部、受国家自然科学出版基金资助编写专著《可控结构高分子吸附材料》。

来源:http://lupolymer.org/zh/

王琪——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产业创新奖

现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中国代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主编,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理事等。曾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8-2009),四川大学985工程“高分子与特种功能材料”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2004-2014)等。

主要从事塑料加工新装备新技术新原理的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如固相力化学加工,塑料管旋转挤出加工,聚乙烯醇热塑加工和熔融纺丝,高值高效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橡胶,制备无卤阻燃塑料和泡沫塑料,聚合物基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微型加工和3D打印加工等。主持承担国家863项目、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仪器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及与国内外企业合作等多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等;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5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80余篇。指导博士研究生52名,硕士研究生90名。

来源:http://rsc.scu.edu.cn/info/1097/1238.htm

魏世忠——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产业创新奖

河南科技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应用研究成果有:成果一、发现高钒合金中VC内部存在纳米增强粒子;发现VC与奥氏体基体界面共格关系。通过变质处理,使不同形态VC变均变为团球状且呈弥散均匀分布。研究出新型高钒耐磨合金。成果二、研究了自熔铸渗表面复合技术耐磨层硬质相形态尺寸控制、界面冶金熔合及界面两边应力平衡问题。开发出了自熔铸渗复合导卫板、圆锥衬板等产品。成果三、研究了重型装备大型基础铸锻件成形制造过程,开发了系列浇注和锻造工艺,制造出了国际一流的大型铸锻件。成果四、通过液液添加的方式,在钨钼合金上弥散分布陶瓷氧化物,获得了钨钼基新型高温耐磨陶瓷合金。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20年度获奖人名单

 

一、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名)

序号

姓名

奖项

工作单位

1

钟南山

成就奖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

樊锦诗(女)

成就奖

敦煌研究院

二、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0名)

序号

姓名

奖项

工作单位

3

叶向东

数学力学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汪卫华

物理学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

颜学庆

物理学奖

北京大学

6

赵宇亮

化学奖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7

胡非

气象学奖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8

郭华东

地球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9

程和平

生命科学奖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10

陈志

农学奖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11

范国强

农学奖

河南农业大学

12

沈建忠

农学奖

中国农业大学

13

季加孚

医学药学奖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14

卢光明

医学药学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15

沈锋

医学药学奖

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16

吴德沛

医学药学奖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7

徐兵河

医学药学奖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18

朱兰(女)

医学药学奖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9

何湘宁

机械电力技术奖

浙江大学

20

宋永华

机械电力技术奖

澳门大学

21

王国庆

机械电力技术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2

樊邦奎

电子信息技术奖

北京市信息技术研究所

23

刘泽金

电子信息技术奖

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

24

吴枫

电子信息技术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

杨德仁

电子信息技术奖

浙江大学

26

冯吉才

冶金材料技术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7

朱荣

冶金材料技术奖

北京科技大学

28

张锁江

化学工程技术奖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9

刘清友

资源能源技术奖

成都理工大学

30

罗琦

工程建设技术奖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31

谭家华

工程建设技术奖

上海交通大学

32

周绪红

工程建设技术奖

重庆大学

三、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名)

序号

姓名

奖项

工作单位

33

常超

青年创新奖

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34院

34

陈小前

青年创新奖

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35

鲁军勇

青年创新奖

海军工程大学

36

麦立强

青年创新奖

武汉理工大学

37

张澄

青年创新奖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38

赵永生

青年创新奖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39

程博闻

产业创新奖

天津科技大学

40

贾振华

产业创新奖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41

李晋闽

产业创新奖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42

凌祥

产业创新奖

南京工业大学

43

路建美(女)

产业创新奖

苏州大学

44

王琪(女)

产业创新奖

四川大学

45

魏世忠

产业创新奖

河南科技大学

46

曾毅

产业创新奖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47

赵元富

产业创新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48

朱衍波

产业创新奖

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49

何黎(女)

区域创新奖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0

刘国道

区域创新奖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51

王爱勤

区域创新奖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52

张宗亮

区域创新奖

中国电建集团

 

新闻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1/448004.sht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