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疑云+社交媒体+预印本+质疑= Nature Catalysis撤稿!


一、导读

近日,Nature Catalysis宣布撤回于2021年初发表的一篇来自国内某高校的一项成果,并刊发了来自匈牙利、英国以及美国等同行的三篇质疑性文章(Matters Arising)。同时,编辑部特意针对此次撤稿事件刊发了一篇题为“Self-correcting science at work”的社论。作为Nature系列期刊的一员,这是即将走完第四个年头的Nature Catalysis撤回的第二篇文章,距离今年5月的首次撤稿还不到一年。 

二、撤稿路线图

上图为这篇被撤稿论文的摘要,从中,我们可以捕获到两个最重要表述:robust、catalysed by amines,这是这篇论文的核心发现。

Suzuki-Miyaura反应是一个很经典的有机化学偶联反应,其发现者Akira Suzuki是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这个反应原本是采用金属钯的配合物进行催化,从而实现C-C键的偶联,但昂贵的金属的存在势必导致产物中可能的金属杂质,以及较高的成本,因此,尽管这一反应用途广泛,但这一关键短板尚未得到解决。因此,上述论文采用了无金属的胺来催化反应,那么,显然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金属的弊端没有了!并且在论文中还实现了克级的产物制备,这样的惊艳结果发表在Nature系列期刊是足够的。

不过,就在论文刚刚发表不久,就在社交媒体得到了关注:

同行重复实验的时候发现,效果比论文报道的低了不少,因此,引发了一系列质疑。

当我们查阅论文时,在支撑材料部分的实验过程中,看到了如下的细节:

作者在制备胺催化剂时,采用了Pd,那么,会不会存在极微量的金属残留,从而催化了这个反应?

在论文中,作者也研究了金属会不会影响催化反应:

Moreover, to exclude any major effect from residual traces of the transition-metal species, we studied the reaction kinetics in the presence/absence of additional metal species. After adding 10 ppb−10 ppm Pd, 100 ppm Fe and 10 ppm Ni, the reaction rate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通过添加金属物种,发现反应速率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该反应是由胺催化导致的。

在这篇论文发表后,国外有学者在化学预印本ChemRxiv发布了一篇报告:

研究表明,残存的Pd和P触发了催化反应,而非胺诱导。通过实验直接确认了上述论文的核心结果是“无效的”。

随后,就有了本次撤稿事件。

三、反思

本次撤稿事件中,Nature Catalysis的社论中还指出,在同行评议过程中,审稿人其实就指出了相关疑虑,不过,论文最终还是得以发表。目前,没有公布审稿相关的细节信息,我们无从得知具体的情形。

不过,其实早在2003年,Leadbeater等人就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证明“即使存在 ppb级别的Pd,也能实现催化反应”,而这篇论文也被这篇撤稿论文引用,文章中指出,“the concentration of several commonly used transition metals (Mn, Co, Ni, Cu, Ru, Pd, Ir) in the reaction mixture, as well as that of Pd or Ni in the catalyst, is less than 1 parts per 109 (ppb) (Supplementary Tables 3 and 4), which is considerably lower than the requisite amount of related catalysts”,因此,作者基于前人的报道,得出自己的实验结果来自于胺,而非金属,但作者没深思的是,金属含量究竟低到几个ppb才不会触发反应?

从整个事件来看,作者没有主观故意的学术不当,但为何仍出现了“乌龙”?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其实,在催化剂的合成中,Pd的存在就注定埋下了隐患,而我们通常非常相信仪器的测试结果,但,即使是ICP-MS这样的设备也存在一个“检测限”,我们不能认为,实验数据没有显现出的可能性就等于该可能性一定不存在,这一思维陷阱在学术论文中几乎非常普遍。

前一段时间,国内某大型学术会议在线举办,笔者观摩一场报告后,隐约觉得报告人提供的一张已发表论文的光谱图可能有问题,有些峰有异常,随后,在提问环节提了出来,作者立刻搪塞了过去,笔者也没有继续追问。后来,下载了那篇论文,发现确实有其他的可能解释,数据不能完全支持论文的结果。

因此,这篇Narure子刊论文的撤稿,其实带给我们两个关键科研信条:

1. 当我们准备证明A一定正确时,需要在实验设计中把最重要的干扰因素巧妙规避掉。回到这篇撤稿论文,如果能实现胺催化剂制备过程的无金属催化,那么,后面的故事可能就真的更稳健了。因为,科研中,我们很容易陷入自我认定的某种研究路径,很多时候,主观的“认定”会驱使你采用各种实验或理论手段来证明自己的“认定”是对的,却没有跳出整个实验流程,站在宏观来思考,是不是一开始就错了?

2. 当我们阅读文献时,可以尝试采取如下路径,这一路径是笔者在审稿过程中自己琢磨了很久后摸索的一种简便的方法:

 >>图片单独摘录到PPT

 >>根据图片推断论文大概得到什么结论,把图片的疑点标注出来;

>> 回到论文,把摘要和结论放在一起看;

>> 根据摘要与结论的核心亮点,看关键数据的细节,最后,用其他数据来单独判断各种实验或理论手段能“确定”的得到的结论(注意:单独两字!);

>>把核心数据的疑点和佐证数据的“确定性”合并,就能判定论文在逻辑上是不是存在纰漏。

前不久,笔者刚刚审阅了物理和化学领域两本知名期刊的两篇文章,都采用这一逻辑发现了作者忽略的几个关键逻辑纰漏,在作者的回复中,果然验证了笔者的质疑,其实真正的结果远不是论文稿件里描绘的那般完美。

相反,如果作者、读者或者审稿人,按照论文的顺序,从头到尾阅读,就会不自觉的陷入和作者类似的“思维怪圈”,很多时候,这种思维自恰性往往会阻碍我们发现科学中很容易被忽视的“微尘”。

当下,摒弃唯论文的浪潮中,高影响力期刊的论文会逐步成为未来的重要“指示牌”,而期刊影响力越大,发表的各种惊艳的成果就会越多,这让笔者想起一句经典科学箴言“Extraordinary Claims Require Extraordinary Evidence”!

诺奖得主本庶佑曾经说过,Nature/Science上的成果有九成是不正确的,这不是一句笑谈。因为,往往越“非凡”,越“反常”,当我们在科研中遇到各种反常、打破经典、惊世骇俗的结果时,第一件事不是欣喜,而是静下来梳理与复盘。

还是那句话,发在哪不算什么,被引多少证明不了什么,只有时间是检验科学的唯一标准,而科学共同体的自我净化就是催化剂。

本文由Free-Writon供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材料人网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kefu@cailiaoren.com。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renVI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