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SCI论文是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收录期刊所刊登的论文。虽然最近“破除SCI至上”呼声...
随着国内疫情的日渐稳定,国内科研也渐渐开始步入正常。在2020年开端的第一个季度,截止2020月4月1日,中国科研人员在CNS三大刊上共计发表了56项研究成果,...
鲍哲南 鲍哲南,1970年出生于中国南京,世界著名化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先后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11)、《Nature》...
1. 前言 外延技术——在晶体取向的晶圆片上生长单晶薄膜的技术——已经成为在各种无机衬底上开发现代固态电子和光子器件的关键技术。这个过程可以是均匀的(在同一材料...
2020年3月24日,科学技术部发布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第95号》文件。这份文件对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
多孔硅(Porous silicon, PSi)是一种具有有序孔道结构的纳米材料。自从贝尔实验室于1956年意外发现多孔硅以来,其因高度可控的形貌、可调的纳米孔...
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是高新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和基础。近年来,航空航天、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深海技术以及先进交通运输等关键领...
随着地球石油资源的日渐衰减,新能源领域愈发的被重视起来,尤其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发展速度之快也令人舌挢不下。 其中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新能源的一种,也发展火热。...
仰大勇(天津大学) 1. Nano Letters持久发光的水凝胶用于无自发荧光的肿瘤转移成像 癌细胞转移是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为了获得有效的诊断和治...
利用转移堆垛的技术将二维材料沿着垂直平面方向制备成各种异质结构。层间较弱的范德华力可以任意垂直堆叠而无晶格失配。因此,就像玩乐高一样,人们可以根据特定的需求选择...
锂离子电池自1991年成功商业化应用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规模储能等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深刻的影响。但是由于现有的商用锂离...
中科院期刊分区使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研究成果,每年10月由科学计量中心负责发布最新的期刊分区数据。 相信有不少读者都不太了解中科院期刊分区的方法,在这里就对...
太阳能水蒸发技术:利用太阳能从液态水中提取水蒸气,为发展环保和经济有效的淡水生产提供了基础。 由于液态水相变消耗能量,这在太阳能水蒸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Nature Catalysis: 光半导体/生物复合体系协同光催化合成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杨培东教授等人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光半导体/生物复合体系的进展...
前言 众所周知,氨气在农业和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传统的氨气制备依靠Haber−Bosch合成法,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应运而生其他电...
可穿戴技术,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创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把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嵌入人们的衣物中,可支持手势和眼动操...
四大机构简介: 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英国一家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
先进的电化学储能装置(EESDs)可以有效地储存电能,同时又具有微型/柔性/可穿戴/承重的特点,因此,从柔性/可穿戴/便携式电子产品到轻型电动汽车/航空航天设备...
澳大利亚凭借着“悉尼科技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和“伍伦贡大学”等众多名校在材料领域颇负盛名。与此同时,它也是许多中国同...
1. 俞书宏JACS: 纳米腔的氧化铜纳米催化剂,实现了选择性还原CO2至C2+产物 选择性和有效的催化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附加值的燃料和原料,为高密度的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