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类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是否有你的母校(企业)加入?


“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自2012年启动至今已有2批共计38所中心获得国家级认定。2015年根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27号)的文件精神,教育部将删除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决定。这标志着将不再有新的单位获得国家级的认定资格,因此物以稀为贵。

“2011计划”产生的背景是2011年4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其后不久,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两部委联合颁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该计划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2012年5月7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正式启动。简称“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

“2011”的目标是和“985”、“211”的目标一致,即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它可以看作是后面两者的延续和提升。“2011计划”的新特点在于: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下面笔者带领大家来盘点一下,材料类的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和基本情况。

1、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首批认定,行业类)
【参与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集团等。
【研究课题】: 航空发动机总体结构与适航基础问题、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核心问题、控制与信息核心基础问题、复杂流动与声学基础问题、气动热力与结构耦合布局问题、涡轮基组合循环动力基础技术问题等。
【科研成果】:“微小型涡喷发动机数字式电子调节控制器”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奖;压气机先进气动布局研究协同创新体在2011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航空发动机数值仿真系统(CANSS V1.X)已免费推广应用到中航工业624所、606所、608所,为现役发动机的改进改型和在研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首批认定,行业类)
【参与单位】: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铝业公司、中国商飞公司等。
【研究课题】:钛合金XX激光成形技术、高端轻合金材料设计及其加工成形研究、金属材料基因引智基地、高品质复杂零件智能制造基础研究、超高强锻件多向成形的流线演变与力-位移协同控制、轻质难熔金属材料使用行为及性能研究等。
【科研成果】:自主设计与研制的新型超高强高韧耐蚀无磁铝合金材料成功应用于多型号遥感卫星,自主设计与研制的2519A铝合金在新一代装甲车和导弹上获得应用,自主研发的2E12合金满足某型号战机对高耐损伤蒙皮材料的设计要求,7XXX高强铝合金厚板组织性能均匀性调控的热处理技术应用于三代机铝合金材生产与大运材料研制等。

3、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首批认定,区域类)
【参与单位】:苏州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及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创新联盟等。
【中心简介】:中心已组建纳米环保材料工程化研究中心、纳米药物与医用材料工程化研究中心、纳米能源材料工程化研究中心、纳米机电制造工程化技术中心、微纳柔性制造与材料工程化研究中心、纳米光电器件与材料工程化研究中心等6个中心。而作为园区纳米技术应用对接的创新平台,苏州纳米技术应用联盟至今已吸引了20多家纳米技术企业、60多家规模应用企业的加入,成员将以市场为导向,互补合作,通过联合研发、委托研发、技术转移、产品应用、资本合作、人才合作等多种模式进行合作,迅速把纳米技术成果和产品推向市场。

4、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第二批认定,前沿类)
【参与单位】: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
【中心简介】:中心建设目标针对国家需求和囯际科技前沿的目标,以新型微结构材料中的量子调控科学与技术为核心,通过若干一流研究集体的高效协同,基于物理、化学、材料、电子等学科的交叉,开展相关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引领学科发展,成为微结构科学与量子调控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级科研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及人才培养基地;基于对微结构中电子、光子和准粒子运动的规律探索与性质调控,推动信息载体和调控手段从经典到量子的演变,为新一代科学技术革命奠定材料和器件物理基础,使中国成为相关核心技术的重要发源地。

5、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第二批认定,区域类)
【参与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发展目标】:建成世界知名的重大装备制造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聚集基地,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重大装备制造学科群;突破高端透平压缩机、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核主泵、大直径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巨型浮式起重机等重大装备的核心技术,研制出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装备;助推2~3家辽宁省重大装备制造企业代表性产品进入世界行业前3强,使辽宁成为世界级装备制造基地

6、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第二批认定,前沿类)
【参与单位】: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
【中心简介】: 中心以在能源领域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在化学基础学科领域冲击世界一流为导向,瞄准碳资源优化利用、化学储能与转化和太阳能转化化学等3个主攻方向中的核心科学与技术难题,以合成制备、理论模拟和仪器方法为基础和支撑,以化学为基础,材料为载体,能源为目标,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为探索高校转变创新发展方式的“特区”。
【科研成果】:碳基能源转化利用的催化科学、面向车用燃料电池的纳米-介观-宏观多级结构的电催化体系的研究、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其应用、新型富勒烯的合成等。

7、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第二批认定,行业类)
【参与单位】: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宝钢、鞍钢、武钢、首钢、钢研集团、中科院金属所、上海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等。
【中心简介】:中心面向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急需,开发创新工艺和创新生产装备,实现节省资源、节能减排、环境友好、产品性能优良的钢铁生产,实现“钢铁绿色制造”;采用钢铁材料设计、洁净化制备、全流程产品质量保障等前沿技术,开发海洋、交通、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绿色化发展急需的钢材,实现“制造绿色钢铁”。
【研究方向】:钢铁材料基础研究、海洋工程用钢研究、现代交通用钢研究、先进能源用钢研究、冶炼与连铸研究、热轧及热处理研究、短流程生产工艺研究、先进冷轧、热处理和涂镀研究。

8、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第二批认定,区域类)
【参与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等。
【研究方向】:围绕车辆动力学与控制、高效驱动与传动、清洁能源与动力、车-电-网耦合与管理等4个核心领域,开展电动车辆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突破电动车辆产业化和商业化瓶颈技术。
【科研成果】:基于电动车辆动力电池应用需求,开发了高性能二次电池新型电极和电解质材料,开发了系列纯电动专用车,实现了规模化批量示范应用,成功开发了国内首台增程式电动校车,即将开展示范应用,面向车辆集约化共享应用需求,成功实施了电动汽车共享租赁应用示范项目。

9、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第二批认定,行业类)
【参与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洛阳轴研科技、大连机床、昆明机床、北京工研精机、华中数控、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等。
【中心简介】:中心围绕航天、航空、军工等国家重大需求,聚焦高速、精密、新工艺(3D打印与复合材料制造)三类高端制造装备。研发了2.5m齿轮高速高效加工装备、自动换刀机械手空间凸轮五轴加工中心和六轴磨削中心,打破了禁运和垄断,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实现了批量化生产;研制了神光计划非球面镜加工装备、神州飞船与嫦娥对接机构加工精密机床、核电精密加工装备;3D打印装备用户已达400多家。

10、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第二批认定,行业类)
【参与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
【研究方向】:高新船舶设计制造(数字化智能设计制造研发、绿色环保及高新技术船舶研发);深海资源开发装备(新概念深海平台研发、大型海上浮式基地研发、深海平台安全保障技术关键系统研发);深海水下系统技术(新概念深海平台研发、大型海上浮式基地研发、深海平台安全保障技术关键系统研发)
【科研成果】:复杂薄板产品装配的数字化工艺设计与装备技术、3500米深海观测和取样型ROV系统、燃料设计理论及其控制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的基础研究、深水海洋工程试验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147210m3大型薄膜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建造技术。

11、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第二批认定,行业类)
【参与单位】:同济大学、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国家信息中心、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技集团公司52所、中科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等。
【中心简介】:以紧密融合企业和促进产业发展为依托,以重大项目组织和技术转移为路径,进一步创新模式,协同发展,努力建设成为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创新基地,为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升级与结构转型,实现汽车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12、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第二批认定,区域类)
【参与单位】:重庆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
【研究方向】:提升整车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研发一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节能、轻量化、智能舒适汽车;提升汽车工程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建设一流的汽车集成开发数据库平台、汽车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整车环境模拟风洞;突破一批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突破轻量化材料及加工技术,开发满足汽车使用标准、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轻量化材料及其零部件。

本文由:材料人车用材料学习小组组长、湖南分会会员肖弋供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