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Chem: Ru单原子电催化还原氮气合成氨


【引言】

100年前开发的Haber-Bosch工艺仍在工业中用于NH3的合成,但此方法需要高温、高压,反应过程中使用的氢气主要来自天然气的蒸汽重组,这大大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此外,NH3产率相当低,转化率通常低于15%。将N2电化学还原为NH3是一种潜在的合成途径,可以通过太阳能或风能提供动力,实现可持续的能源经济。然而,电化学氮还原存在两个主要问题:(1)过电位高(2)法拉第效率(FE)低(由于副反应氢析出反应(HER)的发生,尤其在水溶液中)。目前用于N2还原制备NH3所报道的催化剂(Au、Pt/C、Ru、Mo、Ag/Au、Bi4V2O/CeO2、Rh和Fe/CNT)种类有限。而且,大多数催化剂的反应动力学缓慢、催化性能低。因此设计具有较好选择性且高效的电催化剂,在低过电位下实现高FE和NH3合成速率具有重要意义。Ru被认为是第二代NH3催化剂,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Ru的N2还原过电位低于工业常见的Fe基催化剂,但目前关于Ru用于电化学固氮方面的研究较少。

【成果简介】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孙振宇教授课题组韩国科学技术Yousung Jung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王海辉教授课题组合作,报道了通过协调辅助策略在N掺杂多孔碳中铆钉单原子Ru位点实现高效电化学固氮。该催化剂在-0.21 V(相对于可逆氢电极,RHE)下可获得较高的NH3产率(3.665 mgNH3 h-1 mg-1Ru)。进一步发现,加入ZrO2可显著抑制析氢反应的发生,在较低过电位(0.17 V)下该催化剂NH3法拉第效率高达21%,超过了许多报道的其他催化剂。本文作者还利用DFT计算进行了理论研究,推测具有氧空位的Ru位点是主要的活性中心,Ru位点可以稳定* NNH和增强N2吸附。相关研究成果以“Nitrogen Fixation by Ru Single-Atom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为题发表在Chem上。

【图文导读】

图一 催化剂表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A)Ru @ NC的C 1s和Ru 3d XPS光谱图。

(B)Ru @ ZrO2/NC的Zr 3d XPS光谱图。

图二 Ru @ ZrO2/NC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B)低倍率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图以及C,N,Ru,Zr和O的EDS-map图。

(C)图像(B)中所示区域的EDX光谱图。

(D和E)低倍率(D)和高倍率(E)HAADF-STEM图。

(F)局部(E图虚线方框区域)HAADF-STEM放大图。

(G)带通滤波HAADF-STEM图。对图像进行带通滤波,以消除由于碳载体厚度不同而导致的强度变化,从而可以更清楚地区分Ru单原子。

(H)调整颜色对比度后的HAADF-STEM图。

图三电化学氮还原的催化性能分析

(A)在-0.21 V(相对于RHE)处电解2小时后电解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B-E)各种催化剂在不同电位处的NH3法拉第效率、NH3产率和分电流密度。

(F)Ru @ ZrO2/NC在10 °C、-0.21 V(相对于RHE)条件下的长期耐久性试验。

 NRR六次循环试验后Ru @ ZrO2/NC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A)低倍率HAADF-STEM图。

(B-F)(A)中所示区域的C(B),N(C),Ru(D),Zr(E)和O(F)的EDS-map图。

(G)标注单个Ru位点(如黄色虚线圆圈所示)的HAADF-STEM图。

 NRR计算模型和自由能图

 

(A)各种反应位点NRR的电势决速步骤自由能变换(GPDS)。

(B)Ru @ Zr32O63和Ru/NC2的计算模型。

(C)Ru @ Zr32O63 NRR的自由能图。

(D)Ru @ NC2 NRR的自由能图。

【小结】

总之,在N掺杂多孔碳上担载单原子Ru可实现高效催化水性环境中电化学固氮,在-0.21 V(相对于RHE)处获得较高且稳定的NH3产率(3.665 mgNH3 h-1 mg-1Ru)。加入ZrO2后,在较低的过电位下(0.17 V),可获得高达21%的NH3法拉第效率。这种优异的活性与Ru的小尺寸和ZrO2的促进作用(抑制HER)有关。DFT计算表明,N2还原反应主要发生在具有氧空位的Ru位点,其高催化性能可归因于1)降低了* NNH的生成自由能(低过电位),2)减弱了* H的吸附(高NRR/HER选择性),以及3)增强了N2的吸附(以引发NRR过程)。我们相信单原子催化为高效固氮提供了一种有潜力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

文献链接:“Nitrogen Fixation by Ru Single-Atom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孙振宇教授及课题组简介】

孙振宇,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于中科院化学所获得物理化学理学博士学位,师从韩布兴院士。2006年加入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Trinity College, Dublin) Jonathan Coleman 教授团队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2011年,在中科院化学所刘志敏研究员团队工作(副研究员)。2011年加入德国波鸿鲁尔大学 (Ruhr Univ. Bochum) Martin Muhler 教授多相催化团队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获得洪堡奖学金 (Experienced researcher),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开展研究。2014年加入英国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Edman Tsang教授团队从事博士后工作。2015-至今在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任教授。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1) 构筑二维材料基新型纳米结构功能材料,探索其在CO2还原、N2还原等能源转化领域中的应用;2) 从化学热力学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二维材料的分散、组装及改性行为。在Nat. Nanotechnol.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Chem等期刊共发表论文近100篇。所有论文在SCI期刊被他人引用7600余次(Web of Science,2018年11月28日),H-因子为34。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学术组微观世界编译,论文通讯作者孙振宇教授修正供稿。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tougao@cailiaoren.com。

材料人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kefu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