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春义&范俊 ACS Nano:Ti3C2TX MXene助力水系转化型Zn-Br低温电池


【背景介绍】

水系卤化物氧化还原电池具有内在的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等优势,被认为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有效选项。卤素活性物质在单质态和离子态之间的可逆转化驱动了反应的进行,因此不存在嵌入式电极中结构坍塌的问题。对比标准氢电极(SHE),其高氧化还原电位(I0/I-1为0.62 V,Br0/Br-1为1.08 V)也带来的富有竞争力的能量密度。然而,卤素电极两个固有的缺点不得不提:(1)活性物质(I2/Br2)的绝缘性导致差的反应动力学;导电载体的加入不可或缺;(2)反应中间相(多卤化物)的高度溶解性引起电池的穿梭效应,导致容量在短时间内的快速衰减。回顾卤素电极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对于Br2电极的研究报道远少于I2,尽管前者具有较高氧化还原电位和较轻的质量。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Br2在常温常压下呈现液体的存在形式,且极具腐蚀性。传统适用于固态I2的导电负载体(集中于多孔碳家族等)并不适合于液态Br2系统。二维MXenes材料兼具良好的亲水性和导电性、丰富的表面封端等优点,理论上与复杂的Br2具有很好的相容性。研究证实,以O/F基团封端暴露的极性过渡金属层与多卤化物具有良好的亲和力,能够有效抑制反应产物的流失和穿梭行为。然而,考虑到Br2分子大的半径以及MXene的纳米层间间隙,传统的物理吸附和液相渗透等方法难以实现两相的高效复合。

【成果简介】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教授和范俊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有效的“MXene增强”策略和新型的电沉积方法,实现了Br2单质在Ti3C2TX(TX代表O/F的表面终端)纳米层间的均匀嵌入。Br-离子在恒定电场作用下首先嵌入到MXene层间间隙,然后失去电子被氧化成单质态固定下来。多重电化学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证实了Br0/Br-对在纳米层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得益于Ti3C2TX MXene对Br物种的陷域效应和天然亲和力,多溴化物的穿梭行为受到了显著抑制。因此,与锌负极匹配,Br-Ti3C2TX正极能够在1 M三氟甲烷磺酸锌(Zn(OTf)2)电解液中长期可逆循环。循环2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1%。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氧化还原过程是一步完成的,在单质态进而离子态之间可逆循环。电池放电电压高达1.75 V,接近理论上限(1.84 V vs Zn2+/Zn)。高效电子传导带来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在0.5 A g-1和4.0 A g-1条件下的容量分别达到179.6 mAh g-1和136.5 mAh g-1。能量密度达到了259 Wh kg-1Br(144 Wh kg-1Br-Ti3C2TX)。此外,基于防冻水系电解液,电池在低温条件下展示了快速转化动力学。即使在-15℃下的严格条件下,其容量也可保持在室温下的69%。更重要的是,在-15℃时电池可稳定循环超过10000次,且没有明显的容量衰减,远远优于任何报道的水系Zn//Br2和Zn//I2离子电池。研究成果以题为“Confining Aqueous Zn-Br Halide Redox Chemistry by Ti3C2TX MXene”发布在国际著名期刊ACS Nano上。

【图文解读】

图一、新型电沉积法制备Br-Ti3C2TX电极示意图
(a)Br-Ti3C2TX电极制备示意图;

(b-c)多层Ti3C2TX、Br-Ti3C2TX电极SEM图像;

(d)Ti、Br、F和O元素的对应EDX谱图;

(e-f)Ti3C2TX和Br-Ti3C2TX电极的XRD谱图

(g)高精度的Br 3d XPS拟合谱图。

图二、Br-Ti3C2TX电极在1 M Zn(OTf)2电解液中的氧化还原性质
(a-b)纯Ti3C2TX电极和Br-Ti3C2TX电极在10 mV/s扫速时的循环伏安(CV)曲线;

(c)不同扫描速率下,Br-Ti3C2TX在1-10 mV/s扫速范围内的CV曲线;

(d)在0.5-4.0 A g-1电流密度范围内,Br-Ti3C2TX电极的倍率性能;

(e)Br-Ti3C2TX倍率性能对应的GCD曲线;

(f)Ragone图对比;

(g)Br-Ti3C2TX电极在2 A g-1电流密度下的长循环性能。

图三、非原位特征和DFT模拟揭示氧化还原机理
(a-b)在充/放电过程中,在选定电压下Br-Ti3C2TX电极的XRD谱图和拟合的Br 3d XPS谱图;

(c)1000次循环后,完全充电状态下的Br2-Ti3C2TX电极的SEM图像;

(d)SEM图像以及相应的Ti和Br元素的EDX谱图;

(e)Ti3C2TX MXene的晶体结构和可能的MXene-Br相互作用位点;

(f)Br物种在Ti3C2TX MXene上吸附能;

(g)Ti位点处吸附多种Br物种的最佳电荷密度模式;

(h)吸附Br物种前后,Ti3C2TX MXene总态密度(DOS)分布图;

(i-k)吸附Br物种后Ti 3d、C 2p、O 2p和Br 4p轨道的详细DOS。

图四、Br-Ti3C2TX电极在低温、高浓度电解质中快速高效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
(a)Br-Ti3C2TX电极在-15至25 ℃的不同温度内的循环性能;

(b)对应的GCD曲线;

(c)dQ/dV曲线;

(d-f)在不同温度下,Br-Ti3C2TX电极的放电电压和极化电压曲线、EIS光谱以及Rct、Ro值以及低频区直线斜率;

(g)Br-Ti3C2TX电极在低温环境(-15 ℃)中的长循环性能;

(h)循环寿命与容量保持率对比(LT:低温;RT: 室温)。

【小结】

综上所述,作者展示了有效的“MXene增强”策略以及新型电化学沉积工艺。Br-离子在电场驱动下首先嵌入Ti3C2TX MXene纳米层间,然后被原位氧化为Br2单质固定下来。其中,纳米级尺度的空间限制了在转化过程中多种活性Br物种的溶解和损耗。在Br/MXene的界面区域内快速的电子转移极大增强了Br2/Br-对的氧化还原动力学。因此,在环境温度和低温条件下, Br2的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均得到了较大提升。在水系Zn电池体系中,Br-Ti3C2TX正极的放电电压可达到1.75 V,接近理论值。在不同电流密度下,该电池展现出优异的容量、能量密度、倍率性能以及容量保持率。此外,该电池在苛刻的低温条件下同样具有优异的氧化还原动力学。在-15 ℃下电池依然可以维持69%的室温容量。更重要的是,在-15 ℃下循环10000次,电池没有发现可见的容量衰减。DFT模拟和多重实验光谱验证了Ti3C2TX MXene与活性Br物种之间的天然的亲和力以及Br2,Ti3C2TX两者间高效的电子转移。总之,本文提出的“MXene增强”策略和电沉积工艺有望应用于其他金属卤素电池。

文献链接:Confining Aqueous Zn-Br Halide Redox Chemistry by Ti3C2TX MXene. ACS Nano, 2021, DOI: 10.1021/acsnano.0c09380.

本文由CQR编译。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kefu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