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颖等人最新Nature Energy:破解LMBs中锂沉积/剥离难题!


【背景介绍】

众所周知,锂(Li)金属是突破锂离子电池(LIBs)比能量瓶颈的终极负极材料。然而,由于其库仑效率(CE)低、循环寿命短、枝晶生长和“死Li”形成引起的安全问题,使得可再充电锂金属电池(LMBs)尚未商业化。为实现接近Li金属实际密度(0.534 g cm-3)的可逆、致密Li沉积,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研究来理解和控制Li沉积过程,发现主要受电解液性质、电流密度和温度等因素影响。由于Li的高度还原电位,Li金属和液体电解质之间(电)化学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使沉积成为一个动力学缓慢的扩散过程。因此,在电极上实现高致密的理想Li沉积,并且可用于可逆沉积/剥离的Li负极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成果简介】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Ying Shirley Meng(孟颖)教授和Chengcheng Fang、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Boryann Liaw(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他们结合三维(3D)低温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cryo-FIB-SEM)、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滴定气相色谱(TGC)和分子动力学(MD)模拟,阐明了如何利用堆叠压力来精确控制Li的沉积和剥离,从而实现高性能可再充电LMBs,进而克服大规模传输瓶颈。通过系统研究堆叠压力对Li沉积的物理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祖宗确定了堆叠压力调节Li成核和生长的两种方式:(1)通过改变Li顶表面的表面能,在微观尺度上调节有利的Li生长方向;(2)通过施加机械约束在纳米尺度上致密化Li沉积。作者发现堆叠压力对SEI结构和部件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剥离过程中,堆叠压力在保持电子传导通路和最小化“死Li”形成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电化学沉积的Li储层是维持致密Li结构及其循环可逆性的关键。基于定量理解,祖宗实现了具有理想柱状形貌和最小表面积的超致密Li沉积(99.49%电极密度),并使其在循环时具有高度可逆性,且形成最少“死Li”,从而在快速充电条件(4 mA cm-2)和室温下提高了CE(>99%)。这种压力定制的高度可逆Li金属负极有助于释放高性能LMBs的潜力,实现快速充电和宽温度运行。研究成果以题为“Pressure-tailored lithium deposition and dissolution in lithium metal batteries”发布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Energy上。

【图文解读】

图一、量化压力对Li金属负极CE和电镀形态的影响
(a)压力电池实验装置和Li-Cu电池的配置;

(b)在不同压力和电流密度下的第一次循环CE;

(c)在高电流密度、高负载和优化压力条件下Li沉积的光学图像;

(d-k)在不同压力下Li沉积的顶视图和横截面SEM图像;

(l-o)在不同压力下Li沉积的横截面SEM图像;

(p-r)在不同压力下电极厚度、电极孔隙率和基于3D cryo-FIB-SEM重构计算的Li沉积归一化体积。

图二、压力对Li成核和生长影响的MD模拟和示意图
(a-b)通过MD模拟获得的0 kPa和350 kPa下Li沉积的时间演变;

(c-d)通过MD模拟的在无堆叠压力和最佳堆叠压力下Li原子级形貌示意图;

(e)Li成核、初始生长和无堆叠压力下的生长;

(f)Li成核、初始生长和最佳堆叠压力下的生长。

图三、通过cryo-TEM量化压力对SEI的影响
(a-c)70 kPa 下沉积Li的TEM图像;

(d-f)在350 kPa下沉积Li的TEM图像。

图四、压力对Li剥离过程的影响
(a-b)在350 kPa下柱状Li沉积的Cryo-FIB-SEM图像和示意图;

(c-e)Li在0 kPa下的剥离;

(f-h)Li在350 kPa下的剥离;

(i-m)基于完全剥离方案进行30次循环的Li沉积形貌演变;

(n-r)使用半剥离方案将Li储层保留,进行30次循环的Li沉积形貌演变。

【小结】

综上所述,作者发现单轴堆叠压力可以精确调控Li沉积和剥离形貌。利用多尺度表征工具,发现应用优化的堆叠压力可以微调Li的成核和生长方向,使其朝着致密沉积方向发展,从而避免质量传输限制导致的枝晶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35 0kPa的堆叠压力下,实现了具有最小电极孔隙率的理想柱状Li镀层。在Li剥离过程中,压力确保了致密Li沉积物和集电器之间的紧密界面,以防止液体电解质渗透到柱状结构的根部,从而显著减少了“死Li”的形成。电化学形成的致密Li储层是在延长循环过程中可逆保持柱状结构的关键,这极大提高了循环寿命。这种电池在单轴堆叠压力下的电化学行为为实用LMBs和其他金属负极的新设计规则和新制造工艺提供了见解。

文献链接:Pressure-tailored lithium deposition and dissolution in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Nature Energy, 2021, DOI: 10.1038/s41560-021-00917-3.

本文由CQR编译。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kefu.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