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Mater. 北科大块体非晶复合材料新进展-原位形核微结构控制造就高性能非晶合金


长程无序赋予块体金属玻璃(BMGs)独一无二的机械、化学和物理性能,促使金属玻璃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工程材料。然而,金属玻璃应变软化和室温脆性是其实用化的唯一致命缺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研究人员试图在不同长度范围,通过将玻璃基体与结晶相结合,引入多样化的显微结构来实现这一目标,其中原位树枝晶强化BMG复合材料表现出了非常突出的压缩塑性。然而,这种BMG复合材料在应力作用下,仍然表现出了过早颈缩与应变软化的特点。虽然通过冷却获得原位奥氏体并在随后经塑性变形转变为马氏体,这种高强高延伸性(TRIP)的设计理念可以获得拉伸塑性和加工硬化,但是目前所有TRIP强化BMG复合材料只能获得有限的尺寸(直径约为3mm),而且显微结构对加工条件非常敏感,这就严重限制了其工程应用。

近日,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吴渊、吕昭平(共同通讯作者)等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案,在TRIP强化BMG复合材料不损坏基体玻璃成型能力(GFA)的情况下,实现对大尺寸BMG复合材料转变相形核与晶体长大的控制,并最终在玻璃复合材料中获得了非常优异的拉伸与加工硬化性能。该成果为开发大尺寸、高性能的先进BMG基复合材料开辟了新的道路。

【图文导读】

图1 大尺寸高性能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开发理念示意图

图片说明:通过异相形核,获得均匀分散的转变奥氏体相,控制过冷度,让转变奥氏体相略微长大,其他熔化的金属转变为玻璃基体。

QQ图片20160721224851(a)过冷的不足时的液态玻璃形成体

(b)生成形核剂

(c)转变相形核

(d)剩余熔体形成玻璃

图2 背散射SEM图片

QQ图片20160721225143

(a)(b)分别为尺寸为8mm的Cu47Zr48Al4Ag1和Cu46.25Zr48Al4Ag1Sn0.75,图(b)中的插图为含有Zr5Sn3颗粒的B2-CuZr局部放大图

(c)直径为5mm的Cu46.25Zr48Al4Ag1Sn0.75毛坯铸件明场(BF)TEM图,附带有B2-CuZr与Zr5Sn3的选区电子衍射图(SAED)

图3 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图

说明:快速傅里叶变换 (fast Fourier transform), 即利用计算机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高效、快速计算方法的统称,简称FFT

QQ图片20160721225355(a)B2-CuZr与Zr5Sn3界面原子分辨率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图,插图为快速傅里叶变换模式,左:Zr5Sn3,右:B2-CuZr

(b)在[0001]Zr5Sn3‖[012]B2-CuZr条件下B2-CuZr/Zr5Sn3B界面的HAADF-STEM图

图4 BMG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与微观组织

QQ图片20160721230805(a)Cu47Zr48Al4Ag1(记为 Sn0)和Cu25Zr48Al4Ag1Sn0.75(记为 Sn0.75)不同尺寸铸造BMG复合材料的正应力应变曲线,(a1)中右上与右下方的插图分别代表拉伸样品和铸造样品;(a2)中插图代表由8mm Cu46.25Zr48Al4Ag1Sn0.75铸件加工试样的拉伸断裂图

(b)(c)分别代表8mm铸造Cu25Zr48Al4Ag1Sn0.75样品中B2-CuZr的微尺度与纳米尺度典型TEM图,插图为对应的B2-Cu Zr 扫描电子衍射(SADE)模式

(d)(e)分别代表断裂样品中B2粒子的微尺度与纳米尺度图,其对应的SADE模式证实了形变诱导马氏体由B2向B19的转变

论文链接:Microstructural Control via Copious Nucleation Manipulated by In Situ Formed Nucleants: Large-Sized and Ductile Metallic Glass Composites

材料牛网专注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及行业进展,这里汇集了各大高校硕博生、一线科研人员以及行业从业者,如果您对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进展,解读高水平文章或是评述行业有兴趣,点我加入材料人编辑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