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人报告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杨培东教授SCI发文数据分析


一、杨培东教授简介

杨培东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7年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科学家Charles M. Lieber教授研究超导体材料,毕业后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做博士后研究, 1999年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现任UC Berkeley化学系教授。2011年入选汤森路透集团“全球顶尖100名化学家”,并居榜单前列第10位,同时入选同一标准的“顶尖100名材料科学家”榜单的首位。2012年4月18日,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课题组主页:http://nanowires.berkeley.edu/

杨培东老师课题组,共37人(博士后15人,硕博士19人,本科生3人)

二、研究领域概括

杨培东老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下图的几个方面。

三、发表论文统计

在1999年之前(任教于UC Berkeley之前),杨培东老师以第一作者或合作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ence 2篇、Nature 1篇、Chem. Mater. 2篇。研究课题主要是层次孔金属氧化物的构筑(博士后期间与赵东元教授是同事,有较多合作)以及超导材料的制备与研究(博士期间)。

2000年以后开始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将研究重点侧重于半导体纳米线的制备及相关应用上,截至2016年发表论文被SCI收录259篇,其中Science 5篇、Nature 6篇、Nat. Mater. 10篇、Nat. Nano. 5篇、Nat. Photo. 2篇、Nat. Comm. 3篇、PNAS 7篇、JACS 42篇、Angew. 9篇、Adv. Mater. 18篇、Nano Lett. 57篇、ACS Nano 10篇。而在这259篇论文中,ESI高被引论文高达65篇。

1. 研究领域与部分期刊论文数分布图

可以看出,杨老师近年来充分利用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优势,结合先进的合成方法整合制备半导体激光器、晶体管和存储器阵列。尤其是近两年,课题组对波长可控、可溶液加工的钙钛矿结构纳米线激光器研究更加深入,发表了6篇相关领域的高水平论文。

同时,课题组的研究重点侧重于太阳能电池材料和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构建。以半导体纳米线材料作为光线捕获单位,将太阳能、水、二氧化碳转换成化学原料,近两年的论文内容也主要是对于光能转化与储存方面的研究。

2. 每年出版的论文数统计

从表中每年出版的论文数可以看出,杨培东教授发表的工作,不仅在文章整体质量(杂志影响因子和论文被引次数)上具有不俗的成绩,而且也基本保持每年15篇以上的论文数量。而且,除2010年外,课题组每年都有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发表,近五年来累计以第一作者或合作作者发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29篇。

四、总结

从上述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自杨培东教授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以来,以一维纳米线材料先进的化学合成为基础,不仅在光电材料、热电材料等传统的应用领域中深入挖掘,更是将研究拓展到人工光合作用中光能的转化与储存领域,不断探索未知,解决新的难题,并永远保持着严谨的科研态度,是华人科学家的骄傲,也是科研工作者们的榜样。

五.经典论文推荐

以下是小编从杨培东教授课题组近年来ESI高被引文章和经典综述论文中摘出的10篇论文,包括6篇综述文章和4篇研究论文,这其中覆盖了一维纳米材料的经典合成方法及其在热电材料、太阳能电池、光电器件和人工光合作用等领域的重要应用,供大家学习参考。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纳米学习小组大嘴巴荼荼提供,材料牛编辑整理。

材料牛网专注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及行业进展,这里汇集了各大高校硕博生、一线科研人员以及行业从业者,如果您对于跟踪材料领域科技进展,解读高水平文章或是评述行业有兴趣,点我加入材料人编辑部

材料测试,数据分析,上测试谷

材料人网向各大团队诚心约稿,课题组最新成果、方向总结、团队访谈、实验技能等皆可投稿,请联系:邮箱tougao@cailiaoren.com 或 QQ:9748220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