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康教授,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化学系,硕士毕业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高分子化学专业,博士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许康教授是材料研究学会会士(MRS Fellow)...
一、【导读】 近年来,替代挥发性液体电解质以提高锂金属或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引起了人们对固体电解质开发的兴趣。其中包括聚合物、具有非挥发性液体的聚合物凝胶和...
一、【导读】 近年来,电动汽车和其他应用对储能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具有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和更高安全性的先进锂离子电池(LIBs)的开发也迫在眉...
一、【导读】 当今时代,气候变化引发了人们对新型储能装置的普遍需求,如锂离子电池(LIBs),其中电池材料和电池设计的快速创新是实现LIBs更广应用的前提,且至...
【导读】 如今,锂离子电池(LIBs)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高能量密度和热安全性已经成为电池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两个要求。其中,锂金属电池由于其超级...
【导读】 众所周知,电池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且高能量密度是未来电池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其中,锂金属因其具有高比容量和低电化学电位,由此构成的锂金属电池(...
【导读】 对便携式设备、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快速增长需求,促进了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电池的不断发展。然而,鉴于严重的安全问题,使用有机液体电解质的传统锂离...
【导读】 正极活性材料中过渡金属(TM)的溶解,是限制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重要因素。尽管已经提出了众多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实际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其中,由于明确...
【导读】 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是一类具有高化学吸收率和高离子电导率等独特物理化学特性且性质可调的材料,在锂化学电池中可作为电极材料、渗透选择膜、离子导体、...
【导读】 基于可逆晶格氧的氧化还原作用,为过渡金属(TM)氧化物材料提供了优异电化学活性,从而广泛用于电催化和电池。晶格氧的氧化还原为可充电电池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研究背景】 近年来,使用碱金属(如Li、Na和K)来满足碳中性能源需求的高能充电电池蓬勃发展。具有超高容量和低还原电位的碱金属正极可以使电池能量远远超过现有的...
【引言】 尽管液固界面是广泛科学领域的基础,但由于现有工具在纳米尺度上同时表征液相和固相存在缺陷,因此表征这种微妙的界面仍然很困难。在电池循环过程中,探究电极和...
【引言】 大规模应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碳中和的核心要求。其中以可充电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在高效储能和转...
【引言】 锂枝晶的连续形成、电隔离锂金属-“死锂”和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s)的不可逆形成,阻碍了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LMBs)的实际应用。为了延长LMBs...
【引言】 锂氧(Li-O2)电池由于其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3500 Wh kg-1)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电动汽车的理想候选电池之一。在充放电过程中,放电产...
【引言】 研究表明,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几十年来一直主导着便携式储能设备市场。然而,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密度已接近其理论极限(300 Wh kg-1),难以满足电动...
【引言】 研究表明,锂电池中锂动力学的研究至关重要,根据物理化学定律已经研究了液态电解质中的锂动力学。近年来,随着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固态电池的蓬勃发展,...
【引言】 富镍含量的LiNixCoyMnzO2 (NCM, x≥0.8, x+y+z=1) 层状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LIBs)中具有高比能量密度。然而,在长循...
【引言】 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良好安全性的电化学系统仍然是未来大规模储能的主要挑战。在众多新兴电池技术中,以三价Al3+作为电荷载体的高性能可充电铝电池 (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