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st 八年外企研发经验谈:你需要学会的是改变


作者大概八年前国外读博毕业归国,加入了一家工程塑料部门研发,赶上了外企繁荣的尾巴。不管是毕业前找工作还是跳槽面试,经常有面试官会问,学校背景不错,文章又发得这么多,为什么不考虑去高校呢?如今八年的工作经验,在外企研发也不算短了,后不后悔当时的决定呢?在此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外企研发的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外企研发的职业规划

当时吸引我加入外企主要是他们的薪酬。外企的薪水比起一般的国企和高校而言还是挺有竞争力的。各大材料化工业的大外企薪酬福利计划都差不多,年底双薪(一共13个月薪水)+数个月的绩效奖金+补充公积金或类似的福利计划。几年前的海归博士还能拿到比本土博士略高的薪水。这几年材料外企在国内发展趋于饱和,研发部门空出来的职位变少,有些公司甚至已经有好几年取消了校招。

在过去十来年前,材料外企蓬勃发展,很多员工会选择跳槽来获得更好的涨薪机会。一般业内涨薪可以谈到 20%-50% 的涨薪幅度。不过这几年随着发展的放缓,公司内部岗位稳定,行业内对人才的需求减少,跳槽的机会也相应减少了。做过一些对比,这几年跳槽的研发人员,有些发展并不比在原公司待着的好。

材料配方研发岗位的头衔一般会叫 Engineer, Chemist,或者 Scientist,每个公司大同小异。一个成熟的外企研发体系,一般会给研发职员设置两条发展路线,一是不断在技术方向钻研,变成资深研发人员,另外一条是转向管理岗位。当然两条路都像金字塔,越往上机会越小。研发路线前期一般三四年能获得晋升机会,越资深的研发人员不仅需要技术的积累,产品商业化的业绩,也需要对行业大局的把握,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而管理岗位的黄金时期是2000年至2008年期间,当时材料类的外企纷纷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管理岗位的空缺比较多。赶上这个时期的博士现在年龄在四五十岁的区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所以后面管理岗位的机会越少。

外企比较强调沟通能力。我把这个沟通能力分解成沟通的技巧和口语(英语占的比重较大)表达能力。一个可以清楚表达,又讲得一手好故事的人,往往发展比闷头做事的人好得多。所以如果要回答什么样的适合外企研发,我觉得至少需要比较流利的英文口语,另外还需要发展自己总结整理做 ppt 的能力。

2.外企研发工作内容

工程塑料应用的领域五花八门,一般可分为汽车,电子电器,家电,医疗,航空航天等。传统汽车方面因为应用比较成熟,国内比较少有新材料改性需求。我们的研发比较集中在电子电器方面。

企业的研发不像学校里面的科研那样天马行空,为了保证量产的可行性与时效性,通常有较多的限制。为了保证研发资源的有效利用,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开发周期,通常会遵循  6 Sigma Toll Gate Review 项目管理理念。一个项目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清楚的定义必须完成的指标。一个新产品的开发就这样按部就班的展开来。

6 Sigma Toll Gate Review

外企的工作分工比较细化。作为工作塑料配方开发人员,主要的工作是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设计配方。有的公司有专门的团队去执行配方的挤出,注塑,测试工作。各个职能需要保持沟通交流,有时要从市场开发部或者直接从客户手中拿到确切的开发需求,有时需要把自己的实验计划精确的传递到挤出加工团队,同时要定期在研发内部和管理层或者资深研发人员汇报整理工作。

大家都可以感受到这几年手机行业发展更新之迅猛。我们有很多研发的产品就用在手机上,塑料后盖,屏幕边框,手机天线,充电器,保护壳等。材料研发的周期也跟着手机开发的周期不断加快,要求变高。在这种快节奏中,对研发最难的还是怎么把客户的模糊需求(术语叫CTQ: critical to quality)转换到可量化的指标。比如手机的产商需要一个后盖塑料材料,有金属的质感,耐摔,刮了不留痕迹,还要好看。慢慢的积累经验之后,我们能够把这些指标和实验室的测试联系起来。达到金属质感的关键是提高材料的导热率往金属靠近;耐摔是需要较高的抗缺口冲击强度等等。有的时候很多指标是不能同时满足的,比如某个配方达到了金属的导热效果,但是就会变得特别脆,而且不容易配出好看的颜色。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找出最需要满足的性能,做些牺牲找个平衡。

某些领域的快速发展把对材料的性能推向了极致。由于设备及工艺的局限,产品从实验室小线走向工厂大线放大生产有的时候也是一个难题。在实验室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处理方案,或者利用一些前沿的技术去实现。但是要实现在客户交期之内把技术转到放大生产,就涉及到各项技术评估以及工厂投资。就快速更新迭代的消费电子领域而言,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能拿到客户准确的预期需求量,可能会造成把宝押在了一些需求量很小并且没有市场发展前景的项目上,这就得不偿失了。

企业研发和学校科研另外一个不同的点是市场竞争。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和竞争对手进行激烈的PK。有的时候还要抓住机会在非工作时间求着模厂试模。为了保护配方的竞争性,企业会针对不同的情况对配方采取保护措施,包括列为企业绝密,或者申请专利保护等。当然做成一个产品后成就感也是很强的。有的时候可以和家人朋友吹嘘——你们手上拿着的手机,XX部分用的材料就是本人开发的。

外企研发比较注重安全,大多数公司都会有专门的组织宣传监督安全工作,员工受伤的案例会拿来不断的分析并改进保护措施。安全问题会与公司部门的表现挂钩,影响到部门与个人的绩效。这一点比起国内高校的研发环境还是会规范很多。有些公司为了规避员工受伤的风险,甚至不允许周末加班。所以在外企一个很大的好处是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可以兼顾。

3.不断变化的外企形势

这几年积攒工作经验的同时,感触最深的正如一位资深同事说的一句话—— 外企最不缺的,就是变化。

2008年GE把工程塑料部门卖给了Sabic,从此被誉为塑料行业黄埔军校的GE Plastics走上了折腾之路。2018年Sabic入股克莱恩,据传会将原GE plastics大部分并入克莱恩。2016年杜邦宣布和陶氏合并,并关闭了中央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原为全球化工领域最知名、最完备的研究机构,氯丁橡胶和尼龙就是在这里被发明出来。不久后,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与比利时索尔维集团(Solvay)签署协议,收购索尔维全球聚酰胺业务。合并整合再拆分,一波还未平息,更大的一波又来侵袭。美国和中国开展贸易战,将华为等公司列入实体名单,前景未知。

在如此巨变的工程塑料外企形势下,保持平和的心态静心开发产品变得尤其困难。外企裁员的案例如今听到的也越来越多。现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像欧美过去的几十年一样,在一家大公司安安心心的干到退休。这个时候很难说当时选择进外企做研发就对了。尤其是听到某些同学进高校发展得很好,甚至有的入选“青年千人”计划。这个时候,不怀疑甚至后悔自己的选择是不可能的。

外界的变化我们无法避免,只能迎头赶上。如何在巨变的浪潮中保持竞争力,增加职业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技术实力与经验是一个外企研发人员的核心竞争力。研发人员不仅要有广度上的积累,也要将技术深度和市场的主流趋势结合起来,在关键项目及领域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样就算外企在中国败退,我们也有足够的资本让自己在国内市场游刃有余。世界毕竟是物质的世界,材料的发展会变成各种尖端行业的瓶颈,需要我们材料研发去突破,去改变。

往期回顾:

材料女工程师:谱写新小马过河的故事

专访:工科女博士 +宝妈 —— 生活没有最难

中国的有机合成:传统深厚,未来可期——专访周其林、冯小明

 
 
 
 
 
本文由coralsire分享。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renVI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