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4年,黑磷烯,以及单层黑磷,作为一个新颖的二维材料,被首次分离出来,用于场效应晶体管,并展现了良好的电学特性,例如载流子迁移率。随后,黑磷烯的研...
【引言】 以氧气还原(ORR)、氧气析出(OER)、氢气析出(HER)为代表的能源电催化是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下一代清洁高效能源系统的核心技术,...
【引言】 在过去数十年中,纳米材料因具有纳米级理化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科学家致力于纳米医学(nanomedicine)领域的研究。其中,超顺磁性氧化铁(Fe3O...
【引言】 化石燃料的枯竭和全球变暖的现实促使人类不断地探索可再生的能源,期望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
1、Nature Reviews Materials:氮空位中心探测在凝聚态物理中应用 图1 氮空位中心探测在凝聚态物理中应用的机理以及测试过程 自旋和电流产生...
【引言】 氧还原反应 (ORR) 在电化学能源储存与转换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过程中的缓慢动力学阻碍了储能设备的广泛使用。迄今为止,Pt基纳米材料是性能最优...
【引言】 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低成本和长使用寿命的要求。在目前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中,相比于石墨负极(理论...
【引言】 近年来,便携式可穿戴式电子设备开始大规模应用在专业领域和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并且朝着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柔性化发展。然而,可穿戴电子产品面临的主要...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的恶化,发展高效能源储存系统势在必行。在过去几十年间,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取得极大成功并且已经商业化,但其发展也受到日益短缺的...
【引言】 二维半导体是指具有原子级别厚度且电子被限制在二维平面内运动的材料。体系维度降低所带来的量子限制效应和弱屏蔽效应赋予二维半导体许多新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引言】 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有机无机杂化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钙钛矿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效率更是从2009年的3.8%飞速提升至目前的22...
【背景介绍】 有机太阳电池因为其柔性、轻质、可溶液加工等特点而具有巨大商业应用前景。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通常为二元体系,由一个电子给体和一个电子受体组成,给受体共...
近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2017年新当选院士名单。新晋院士所在的高校纷纷为其打CALL。不同于其他人才头衔,院士的分量非同小可。刚好,前段时间公布...
【引言】 MoS2/TiO2复合材料因为同时具备MoS2和TiO2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能源和环境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在价值。尤其在光催化和二次电池应用中,受到了...
电动汽车等大规模储能应用的高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性能电池系统的发展需要对每一个电池组件进行优化,包括电极材料、电解液以及粘结剂。传统锂离...
1920 年,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H.Staudinger,1881—1965)在系统研究了许多聚合物的结构性质之后,提出了大分子假设,并在其划时代的“论聚合”...
【引语】 传统的分离技术包括蒸馏、变温/变压吸附和萃取,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食品、农业、化工和石化等行业。然而这些能源密集型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巨大,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