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材料牛 » 科技 » 武科大王玉华课题组《Nano Energy》:MOFs表面化学调控及其在催化、传感与储能中的应用前瞻

武科大王玉华课题组《Nano Energy》:MOFs表面化学调控及其在催化、传感与储能中的应用前瞻

一、研究背景

 面对清洁能源与高效化工的迫切需求,传统纳米材料在结构精准调控方面面临瓶颈。在此背景下,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因其极高的比表面积、高度可调的孔道结构和丰富的化学活性而脱颖而出,成为一颗备受瞩目的明星。它如同一把“万能钥匙”,能够被精准设计以满足不同应用的特定需求。尤其在催化、传感与能源存储三大关键领域,MOFs作为活性载体、离子通道和信号转换器的潜力巨大。而要突破现有技术天花板,深入理解并精准驾驭其表面化学性质,已成为实现这一突破的核心所在。

二、文章简介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王玉华团队发表了题为 《MOF in catalysis, sensing and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 。本综述系统阐明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体相与表界面化学性质与其在催化、传感及储能领域性能间的构效关系,不仅为通过表面终端基团调控以优化器件性能提供了实操指南,也展望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机遇。相关综述发表在Nano energy上。硕士研究生牛雨薇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武汉科技大学王玉华教授为通讯作者,武汉科技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

图1. MOF的发展演变,以MOF-5为例

  • 文章简介

1、作者首先从MOF的研究情况出发,分析了MOF材料近十年的研究情况,以及研究领域比例的变化趋势(图2)。

图2. 随着时间的推移,MOF应用增多。a|近25年以“MOF”为关键词索引的出版物发展情况。b|2015-2024年研究领域比例的变化趋势。该图展示了催化、传感、能源、医学和食品领域的相对研究比例,反映了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随时间的变化。

  • 作者还综述了传感方面的应用,详细解释了传感机制,如图2。

图2 a| Ni-MOF@Ni-HHTP-5杂化NSs的合成示意图及其在葡萄糖检测中的应用。b|说明基于MOF平台的荧光“开启”传感机制。(a)淬灭荧光团的初始状态(OFF)。(b) MOF孔内目标分析物的特定捕获。(c)分析物结合抑制能量转移,导致荧光恢复和放大信号输出(ON)。

3、作者接着综述了可充电电池的MOF相关材料示意图,如图3。以及在储能方面的应用,如图4。

图3. 可充电电池用mof相关材料示意图。

图4. MOF在能源存储方面的应用

  • 结果与展望

MOFs材料凭借其高比表面积、可调孔道及丰富化学特性,在储能、催化与传感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多功能性。研究已从早期单一应用(如CO₂还原催化、气体传感)扩展到器件内部各组件(如电解质、集流体),并通过表面化学精准调控(如卤化物功能化)优化其性能。然而,MOFs的商业化应用仍面临稳定性、规模化绿色合成及储能机制理解不足等挑战。未来研究需聚焦于开发先进原位表征技术,结合计算模拟深入揭示“结构-性能”关系,并推动微流控等高效合成方法的发展,最终实现MOFs在能源转换与存储系统中的高性能、长寿命应用。

Authors: Yuwei Niu1,2, Yuhua Wang1,2,*, Haijun Zhang1

Title: MOF in catalysis, sensing and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Published in: Nano Energy, 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5.11159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材料牛 » 武科大王玉华课题组《Nano Energy》:MOFs表面化学调控及其在催化、传感与储能中的应用前瞻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