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半导体纤维在制造非常规电子设备方面具有巨大的前景,特别是在提高可穿戴技术和智能纺织品的适用性方面。例如,这些纤维最近被用于能量转换、电化学传感和人机交互平...
研究背景 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利用垂直取向的刚毛来获取环境信息,在传感材料中复制这些精密的取向结构对于提高传感性能至关重要。气凝胶传感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为摩擦...
近期,中南大学龚深教授团队基于数据驱动设计双界面改性元素的策略,采用湍流冲击均质铸造成功制备了高导热低热膨胀系数Cu-Cr-Zr/碳纤维(CF)/Mo复合材料。...
01 [科学背景]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动汽车的功率转换系统中,介电材料 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主流材料多为陶瓷,但其加工性差、密度高、脆性大。聚...
文章信息: 第一作者:荣超#,周磊# 通讯作者:张博威*,轩福贞* 01研究背景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与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因其独特的压缩力学性能而...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516475 Title: ” Er3+ Mediated Multico...
春华秋实 一、 【导读】 面对全球日益增长的锂资源需求,储量巨大的海水被视为未来的“液态锂矿”。然而,海水中极低的锂浓度和高度的钠锂比,对提锂材料与技...
锂离子筛(LIS)海水提锂为缓解锂资源短缺提供了新方向,但其在应用中仍存在吸附速率慢、材料易溶损等限制。尤其是造粒处理后,LIS的吸附性能常明显下降。因此,亟需...
第一作者:郑沐云 通讯作者:吕瑞涛教授、万宇驰副教授 通讯单位: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论文DOI:10.1002/adma.202514...
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陈鹏飞 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祖浩然、王哲、何大平 通讯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标题:Superior microwave shi...
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陈鹏飞 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傅华强、何大平 通讯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论文DOI:10.26599/NR.2025.94908...
扭转双层范德华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摩尔超晶格效应,展现出奇特的物理特性,已成为量子器件设计的核心。传统研究集中于范德华材料体系,而这类体系需要人工精确堆叠才能实现电...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戴庆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胡海副研究员团队联合西班牙CIC nanoGUNE研究中心Rainer Hillenbrand教授、西班牙光子科学研...
一、【科学背景】 锂离子电池已成为支撑现代便携式电子设备与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储能技术,其能量与功率性能直接依赖于电极-电解质界面的锂离子嵌入动力学过程。尽管固体...
1. 导读 在清洁能源转型面临瓶颈时,一项来自中山大学杨国伟团队的原创技术—液相激光发泡(laser bubbling in liquid, LBL)正快速崛起...
二、推文作者: 周开岭 三、论文相关信息: 第一作者: 张建华 通讯作者:周开岭,汪浩 通讯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
天津大学胡文平教授/李荣金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可重构不对称异质结器件(RAH),成功地将“感知—计算—存储”三大功能整合到同一个微小的电子器件中,为柔性和轻量化电...
文章背景: 半导体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石,深刻推动了集成电路、移动电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步。近年来,基于其独特的能带和界面特性,半导体在光催化、太阳能转换等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