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材料牛 » 科技 » 昆明理工大学杨斌副校长领衔!「国家优青」孔令鑫团队最新Angew丨锂介导电沉积法实现废催化剂中钯的高效清洁回收

昆明理工大学杨斌副校长领衔!「国家优青」孔令鑫团队最新Angew丨锂介导电沉积法实现废催化剂中钯的高效清洁回收

第一研究者:闫登杰

通讯研究者:孔令鑫、杨斌

通讯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背景:钯是重要战略金属,全球资源储量仅约6.9万吨,而我国储量不到全球1%。钯具有独特的催化活性和高温稳定性,约70%用于生产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从失效汽车催化剂中回收铂族金属常规火法和湿法工艺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环境影响大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催化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针对上述挑战,昆明理工大学杨斌、孔令鑫教授团队提出了“锂介导相变-常温常压酸溶-可控电沉积”回收钯的新思路。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首次揭示并实现“Pd0 → Li2Pd (Pd) → Li2PdO2(Pd2+)”的精准相变。Li2PdO2具有独特的Pd2+-O2-配位结构,在稀盐酸中即可实现秒级快速溶解,彻底解决了常规工艺溶解废催化剂中的钯对强氧化剂(如H2O2、NaClO3等)或高温高压的依赖。另外,实现了溶液中Pd2+的高效、可控电沉积(Pd2+→Pd0),一步实现钯的回收。

图文解析:

DFT计算与凸包分析筛选出Li-Pd及Li-Pd-O系统中的稳定物相,声子谱计算验证了这些物相的动态稳定性,确保了其结构可行性与合成可能性。通过比较稳定相的结构,发现Li2Pd与Li2PdO2共享Immm空间群,揭示了二者间存在拓扑转化机制。该发现不仅证明了此转化路径热力学上有利,更预示着其具有较低的动力学能垒,从而为实验合成提供了一条明确且高效的途径。

图1. 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a) Li–Pd体系的凸包图。b) Li2Pd化合物的晶体结构。c) Li2Pd化合物的声子谱。d) Li–Pd–O体系的凸包图。e) Li2PdO2化合物的晶体结构。f) Li2PdO2化合物的声子谱。

通过机械研磨Li-Pd前驱体获得微米级颗粒,经氧化成功制备出高结晶度、介孔结构的Li2PdO2。XRD、SEM、HR-TEM等表征证实其球形形貌、高结晶性及单晶取向。XPS分析揭示了Pd价态从Li₂Pd中的Pdδ⁻选择性氧化为Li2PdO2中的Pd2+,而Li+价态不变,验证了Pd0→Li2Pd→Li2PdO2的拓扑转化路径。

图2. Li2Pd和Li2PdO2的表征。a) Li2Pd的光学图像。b) Li2Pd的XRD图谱。c) Li2Pd研磨后的粒径分布。d) Li2PdO2的光学图像。e) Li2PdO2的XRD图谱。f) Li2PdO2研磨后的粒径分布。g) Li2PdO2的TEM表征。h) Li2Pd和Li2PdO2中锂和钯的对比XPS谱图。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对Pd2+/Pd0氧化还原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Pd2+还原为Pd0是一个由扩散控制的、准可逆的一步过程。该过程规避了混合价态中间体的生成,实现了在单一电位下对金属Pd沉积的精确控制。

图3. 电化学测试。a) Cl⁻氧化过程的LSV测试。b) CV测试。c) Pd2+/Pd0氧化还原过程的CV测试。d) Pd2+还原过程的LSV测试。e) Pd2+还原过程的SWV测试。f) Pd0氧化过程的SWV测试。

通过模拟揭示了电沉积过程中界面电势与电流密度的不均匀分布,发现Pd²⁺沉积受x-z平面二维电场控制,电极边缘效应引发局部电流密度尖峰,促使沉积优先发生在电极内域并形成环状突起结构。材料表征证实沉积物为纯钯相,主要暴露(111)晶面,呈现单晶特性且晶格应变低于0.40%。沉积过程经历快速成核、电场导向枝晶生长、扩散受限传输及二次成核等阶段,最终形成从有序枝晶框架到无序块状超结构的演变。

图4. 电解的电场模拟及沉积物表征。a) 电势分布图。b) 电流密度分布图。c) 电势和电流密度的线性分布,C₁:电势分布,C₂:x方向电势梯度,C₃:y方向电势梯度,C₄:z方向电势梯度,C₅:电流密度分布。d) 电极的光学图像及电流密度分布。e) 沉积物的XRD图谱。f) 沉积物的SEM图像。g) 沉积物的TEM表征。

参考文献: Dengjie Yan, Muwen Chen, Guoqing Zhang, Lingxin Kong, Bin Yang, Lithium-Mediated Hydrochloric Acid Dissolution: Enabling Clean and Efficient Recovery of Palladium from Spent Catalysts by Electrodeposition,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5, e202512532.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51253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材料牛 » 昆明理工大学杨斌副校长领衔!「国家优青」孔令鑫团队最新Angew丨锂介导电沉积法实现废催化剂中钯的高效清洁回收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