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材料牛 » 科技 » Nature Communications突破”混合规则”:高熵设计打造高性能介电聚合物——一种反直觉的材料设计策略,让聚合物介电性能突破极限

Nature Communications突破”混合规则”:高熵设计打造高性能介电聚合物——一种反直觉的材料设计策略,让聚合物介电性能突破极限

01 [科学背景]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动汽车的功率转换系统中,介电材料 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主流材料多为陶瓷,但其加工性差、密度高、脆性大。聚合物虽具备柔性、轻质、易加工等优势,却常因介电常数低、热稳定性差而受限。

更严峻的是,目前高性能介电聚合物多依赖含氟聚合物,而其中的PFAS类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具有长期毒性。开发非氟、高性能、高热稳定的聚合物介电材料,已成为领域内的迫切需求。

02 [创新成果]

基于这一难题,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Xin Qi(祁鑫)博士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High entropy engineered polymer blends with enhanced dielectric properties and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的论文,提出了一种反直觉的方法,通过将多种不互溶但可共加工的聚合物熔融共混,构建高熵聚合物体系,模拟高熵合金与高熵陶瓷设计。

该研究选择了五种聚合物:

  • PVDFPVDF-TrFEPVDF-HFP(极性氟聚合物)
  • PPPS(非极性通用聚合物)

通过熔融挤出工艺,在200°C下制备了两种共混体系:

  • B1:五种聚合物共混(含PS)
  • B2:四种聚合物共混(不含PS)

关键发现:性能远超混合规则

1. 介电常数大幅提

在1kHz频率下:

  • B1的介电常数达到22.4,比混合规则预测值(8.3)高出250%
  • B2的介电常数仅为8.7,接近混合规则预测值(9.6)

2. 低损耗、高频率、高热稳定

  • B1的损耗角正切<0.05,且松弛频率>100 MHz
  • 在150°C下退火48小时后,B1的介电性能保持稳
  • B2在相同高温下性能开始不稳定

03 [数据概览]

图一:高熵聚合物的设计策略和介电性能。

04 [科学启迪]

机制解析:PS为何是关键

本研究通过DSC、XRD等手段发现:

  • P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熔体粘度,阻碍了聚合物在冷却过程中的相分离与结
  • 形成了高度非晶、高度无序的结构,增加了链间距(自由体积)
  • 极性纳米区域尺寸减小,极性基团旋转自由度提高,从而增强了取向极化

简单来说:PS冻结剂,把其他聚合物在非晶态,释放了极性基团的旋转潜力

科研感悟:反直觉背后的逻

这项研究的最大启示是:不互溶未必是缺点,反而可以成为设计的杠杆

我们通常追求“互溶共混”,但本研究证明:

  • 非平衡态结构可带来意想不到的性能提升
  • 多组分、高无序体系具有巨大的调控潜力
  • 环境友好型材料同样可以实现高性能

学术观点:高熵聚合物的未

这项工作指出,“高熵聚合物”不仅是一个新概念,更是一个可扩展、可推广的材料设计平台

  • 适用于多种极性/非极性聚合物组合
  • 可通过组分比例、加工条件调控微观结构与性能
  • 有望替代含氟聚合物,推动绿色电子器件发展

原文详情:Xin Qi et al, High entropy engineered polymer blends with enhanced dielectric properties and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Nature Communications, 16, 9056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3248-x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材料牛 » Nature Communications突破”混合规则”:高熵设计打造高性能介电聚合物——一种反直觉的材料设计策略,让聚合物介电性能突破极限

相关文章

评论 (0)